2009年共青團縣委工作總結

2009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團州委的具體指導下,共青團**縣委努力踐行“服務大局、服務社會、服務青年”的職能,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進取,真抓實幹,勇於創新,不斷深化團的各項工作,狠抓工作的具體落實,使團的各項工作和組織建設取得了新的進展,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力量。現將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2009年工作回顧

一、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有了新成效

1、突出了教育主題的時代性。以學校為宣傳教育主陣地,深入開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義務教育法》、《勞動法》等涉及青少年權益的法律、法規的宣傳和普及,營造青少年法制、安全教育的良好氛圍,增強青少年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6月21日,團縣委、縣婦聯、縣教育局共同舉辦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宣講大會,邀請文山州政協常委、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團顧問、州關工委委員何文忠老師到**會堂作了題為“舉全社會之力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專題講座。通過何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和舉例分析,有效幫助和引導諸多教師和家長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法制觀念。10月13日至19日期間,由團縣委、縣關工委、縣教育局共同策劃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講活動在蚌峨、者臘、盤龍、阿猛、乾河、八嘎等六個鄉鎮中心校和縣民族中學中開展,共講授7個場次,聽眾達10500餘人。由縣關工委執行主任王廷坤同志主講,以 《知榮明恥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明興旺的主要標誌》為主題,以胡錦濤主席提出的“八榮八恥”為切入點,從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性、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這一項緊迫任務、認真學習和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這三大方面,結合古今中外的大量例子為同學們講述了知榮明恥的重要性,宣講活動受到了各個學校的熱烈歡迎,在師生中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2、突出了教育形式的多樣性。元月初,團縣委、縣國土資源局、縣教育局聯合舉辦了**縣“學習十七大,構建新**”“國土杯”少兒歌手大賽和“土地頌”配樂詩歌朗誦會。來自全縣各鄉鎮、學校的200餘名選手參加了比賽,營造了良好的人文環境,以文學和音樂的形式謳歌了人們對家鄉、對土地的深厚感情,激發出廣大青少年堅持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的熱情。8月2日至8月7日,團縣委、縣教育局、雙擁辦與銃卡輪訓大隊共同舉辦了**縣青少年軍事夏令營活動。6天時間裡,來自城區學校的113名國小員們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軍事理論學習、作風紀律整頓、內務整理、軍體格鬥訓練、跨越障礙、軍隊三大步伐及佇列隊形訓練,學會了打背包、包水餃、拉歌、洗衣服、唱軍歌、擒敵拳等本領。學員們克服了時間緊、任務重、天氣炎熱等困難,在接受訓練時做到了紀律嚴明,精神抖擻,作風過硬,全面展示了軍事夏令營的成果和當代青少年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

3、突出了教育活動的實效性。4月28日,團縣委舉辦了**縣2009年“迎奧運·展風采·促和諧”青年通俗歌手大賽。此次比賽得到了全縣廣大青年的積極參與,共有223名選手報名參賽。經過兩天的激烈角逐,有25名選手從眾多的參賽者中脫穎而出進入決賽並最終獲得比賽獎項。此次活動對於激勵和動員全縣廣大團員青年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以嶄新的風貌、飽滿的熱情、昂揚的鬥志迎接奧運會、投身和諧**建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2009年7月8日,**團縣委組織各鄉鎮共青團工作分管領導和各級團幹部共36人赴蒙自縣開展了青年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在中共雲南省一大會址所在地——蒙自縣查尼皮村,紅河州文化局的老師帶領大家參觀了中共雲南一大會議原址和陳列室,並對中共雲南一大召開的歷史背景和雲南早期共產黨員在當時白色恐怖的時局下進行艱苦卓絕、不屈不撓鬥爭的艱難歷程作了詳細介紹。在會址前莊嚴的黨旗下,參加活動的共產黨員重溫了入黨誓詞,使自身的心靈受到了洗禮和淨化。

二、團的組織建設有了新突破

1、勝利召開了共青團**縣十四屆二次全委(擴大)會議,圓滿承辦了團州委八屆三次暨州少工委四屆二次全會。十四屆二次全會認真學習貫徹了黨的十七大和縣委十屆四次全會精神,回顧總結了XX年年工作,全面部署2009年任務,動員全縣各級團組織和廣大團幹部,團結帶領全縣團員青年,凝心聚力、開拓創新,為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團州委八屆三次暨州少工委四屆二次全會在**召開,既是對**共青團工作的肯定,同時,也對**團縣委今後工作產生了極大鼓舞。**團委將以本次全委會為契機,更加重視團工作,並以此為新的起點,立足實際、展望未來,再接再厲,與時俱進,努力使共青團工作更上一個新的台階。

2、強勢推進了基層組織建設。一是不斷擴大團的組織覆蓋面。團建基礎工程中,組織覆蓋是根本,是基礎性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抓組織覆蓋時,我們把重點放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農村、社區建立團組織上。在具體運作方式上,根據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農村、社區的特點和青年狀況,按照團員青年生產、經營、生活、學習等組合方式和流向變化,靈活設定團的組織機構。如在農村,根據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龍頭企業的異軍突起和青年農民增收成才的需求成立團支部。團支部書記由村兩委班子中的年輕幹部、青年黨員和青年科技帶頭人擔任。2009年全年共建立4個社區團支部,25個村團支部和13個企業團支部,使3500餘名團員青年回歸到團的家庭。截止目前,符合建團條件的,全部都建立了團組織。農村團組織建團率達100%,民辦學校建團率達100%,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建團率達65%,社區建團率達100%。團組織的覆蓋面達到了我縣前所未有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