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縣交通局路政管理大隊工作總結

1、出動宣傳車進行巡迴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安全法》等相關的法律法規48餘次,在交通要道懸掛橫幅標語8條,刷寫標語86條,發放宣傳資料1200餘份,宣傳牌12處,超限超載警示牌4塊,危險警示標誌96塊。擴大了社會影響,為路政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2、在縣委政府召開兩代會期間,我們利用會議期間向來參加會議的人大和政協代表們宣傳,同時將《**縣開展公路平交道口和紅線管理控制區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等相關檔案專門用路政宣傳車送到各鄉(鎮)人民政府,並與各鄉(鎮)人民政府召開專門會議研究開展平交道口和紅線管理控制區專項整治工作,借各鄉(鎮)兩代會召開之機,學習專項整治檔案精神,同時將檔案和路政管理宣傳資料印發到縣轄區內的137個行政村的村民委員會,使專項整治檔案精神家喻戶曉、眾所周知,取得了各鄉(鎮)人民政府和民眾的大力支持,為專項整治工作順利開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五、加大公路巡查力度,保障公路的完好、安全、暢通

近年來,我縣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溪洛渡水電站建設和國家改造農村交通條件的大好機遇,大力實施“村村通”工程建設。目前,我縣境內共有公路里程1736.129公里,其中國道52.5公里,省道150公里,縣管公路1533.629公里,其中縣鄉公路427公里鄉村公路1077.129公里,專用公路29.5公里。我縣公路的特點是等級低、戰線長、配套差、水毀重、管理難,侵占、損壞公路路產的現象時有發生。我隊克服重重困難,加大公路日常巡查力度,確保每月2/3時間上路巡查,鄉村公路巡查每月不少於2次,儘量做到“早發現、早處理”,把侵犯、損壞公路路產等違法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確保公路的完好、安全、暢通。今年10月20日,我隊組織上、下半縣外勤工作組,歷時8天,對全縣所轄公路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發現擅自挖掘公路埋設管線2處,占道經營1處,亂堆亂放5處,在紅線管理控制區搭建臨時夠築物8處 ,其中批評教育8起,進行整改4起,處罰1起,要求補辦手續3起。通過整治,有效遏止了侵犯、占用公路路產,公路用地等違法行為。

六、狠抓公路平交道口和紅線控制區整治工作,加大公路產權管理力度,突出道路交通的經濟性、社會性、功能性、服務性

為認真貫徹《關於開展公路平交道口和紅線管理控制區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精神,落實《**縣關於開展公路平交道口和紅線管理控制區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開展好我縣公路平交道口和紅線管理控制區專項整治工作,進一步提高我縣公路設施的服務水平。我隊積極爭取地方黨委政府的支持、配合,加強與公路沿線黨委政府及村委會的匯報和聯繫,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的聯繫作用,尋求最廣泛的理解和支持,建立公路兩側建築控制區的齊抓共管機制。通過一年來的苦戰,共整治平交道口24道,臨時構築物45處,其中:

(1)封閉和取締了新建和在建公路影響公路建設、施工及通行安全的平交道口5道;

(2)封閉和取締了不符合規定、不按標準建設的平交道口2道;

(3)對不按程式辦理審批手續的平交道口15道,依法補辦手續9道;

(4)對暫時不能封閉的平交道口2道,均已設定警示標誌;

(5)整治未按規定審批設定的供水、排水、供電、通訊、水利等管線設施和建蓋的臨時構造物等設施45處,其中責令拆除的15戶。

(6)收回占用公路用地面積2850餘平方米。

以上工作的開展,對我縣公路行車安全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七、深入開展治超工作

深刻認識車輛超限超載運輸對公路橋樑、隧道,交通安全的危害性,面對治超經費至今未納入財政預算的困難局面,大隊千方百計將治超向長效治理階段推進。治超工作中力爭處理好四個關係,即:(1)、處理好治理工作與經濟發展的關係;(2)、處理好部門與部門之間的關係;(3)、處理好與車主、貨主的關係;(4)、處理好執法與管理的關係。堅持以卸載為主,不經稱重檢測,不能認定違法行為,不能實施處罰;不實施卸載,不消除違法狀態一律不得放行;堅持對同一車輛的同一違章行為,已被處罰的,當日內均不得重複處罰。通過認真貫徹落實,嚴格把關,今年以來,在治理車輛超限超載工作中,共投入治超工作2080多人次,檢查車輛2326輛,其中超限超載車輛876輛,依法卸載車輛為260輛,卸貨75噸,批評教育超限超載運輸的駕駛員1320多人次,治超使我縣惡性超限超載車輛由上年車輛總數的17.5%下降到13%,尚未因貨車超限超載引起交通事故。

八、嚴格行政審批,最佳化公路功能

公路巡查中認真進行宣傳,政務服務中心視窗對來詢來訪辦事民眾熱情服務認真解釋,外勤人員對審批項目均進行現場實地勘驗,對臨時建築物按規定嚴格進行放線,實行不間斷檢查監督,做到有批有管。審批工作嚴格把握保護公路的原則,以發展地方經濟,方便行政相對人為宗旨,消除公路安全隱患,有效保護路產路權,保障公路安全通暢,最大限度發揮公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