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村級財務清理工作總結

(二)全面推行“村帳鄉管”,嚴格執行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財務監管體系,加大監管力度,真正把財務管理制度落實到位的有效方式就是推行“村帳鄉管”。要高度重視農經工作,增加對農經的投入,樹立農經部門的威信,真正充分發揮農經部門的職能;利用這次農村財務大清理的契機,按照巫溪委辦[XX]51檔案要求,全面實行“村帳鄉管”,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以制度來約束人,管理人,達到規範管理的目的。農業、財政、紀檢等部門要密切配合,各鄉要把所有的集體資金、資產納入農村財務管理範圍,接受相關部門的監督;要嚴格執行財務收支計畫,對超計畫超標準開支不予入帳;要從源頭抓起,堅決按規定控制管理費、辦公費、“一事一議”籌資等;對村級計畫內的大額支出,實行先報批計畫,再予以實施的審核把關制度;要加大對違規問題的處罰力度,除如數退款外,要追究當事人、村主要負責人、鄉鎮審核審批人的責任。

(三)實行財務公開和民主理財制

廣大農民民眾是農村財務管理的主人翁,農民民眾參與農村財務管理,不僅可以體現其政治權利,也有利於保護和調動其積極性。財務不公正、管理不民主是當前農村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只有實行財務公開,才能真正做到民眾明白、幹部清白。通過財務公開和民主理財加強農村財務的監督力度,讓老百姓參與到農村財務管理中來,是現代新型農村財務管理方式的重要內容。根據農業部《村合作經濟組織財務公開暫行規定》,按照規定的公開範圍、公開內容、公開時間、公開程式、公開形式進行公示,接受民眾監督,民眾有疑點的要進行解釋,發現的問題要進行解決。組建村民主理財小組,由村民代表大會或村民會議選舉不在村任職的3—5名村民組成。負責對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財務活動進行監督,參與制定本組織各項計畫和管理制度,參與重大事項的決策,檢查財務。

(四)、加強巨觀管理,強化審計監督

對農村各項財務制度的建立與落實,縣鄉兩級要強化領導,加強管理。縣農業局加強對農村財務制度建設的業務指導,及時總結和推廣好的經驗和做法。建立健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審計機構加強審計監督。要依法強化農村集體經濟的審計監督,按照農業部《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審計暫行規定》的要求,搞好農村財務收支、農民負擔、村社幹部離任等審計工作,對違反財經紀律的依法查處。鄉鎮要經常過問村級財務管理情況,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

(五)拓寬思路,壯大集體經濟,化解村級集體組織不良債務。我縣大多數是空殼村,負債村,集體經濟不發達,這個問題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基層組織正常運轉就難以保證。農村財務管理的最終目的是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因此,必須通過加強財務管理,想方設法盤活現有資產、資源,通過出租、轉讓、承包、合資等多種形式來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實力。對村裡的負債,要根據負債形成的原因,具體分析,提出消化債務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