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假日食品安全整治策劃方案

為確保我縣重大節假日期間食品安全,根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和省、州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整治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州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相關精神,按照“政府領導、部門協調、各方聯合行動”的工作格局和“標本兼治、著力治本”的工作方針,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思想,充分認識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長期性、複雜性及重要性,深入實施食品放心工程,切實加強重大節假日期間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消除食品安全隱患,維護社會穩定,促進我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整治目標。堅持集中整治與制度建設、嚴格執法與科學管理、打假治劣與扶優扶強相結合的原則,在加強日常監管的同時,強化重大節假日期間專項整治,著力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及不安全隱患。通過專項整治,嚴厲打擊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行為,消除食品安全隱患,增強人民民眾的食品消費安全感,保障人民民眾飲食安全。

二、重點和範圍

緊緊抓住食品源頭污染治理、生產加工、流通和消費四個環節,深入開展專項整治。整治重點單位包括:農業、畜牧業投入品生產經營單位,規模以上畜禽產品養殖單位、農產品種植基地、水產養殖單位,初級農產品加工單位,食品及食品添加劑生產加工、經營單位,以及集體食堂、飯店、農家樂、學校周邊飲食攤點等餐飲單位。重點品種包括:奶製品、肉類、食用油、豆製品、大米、小麥粉、飲料、酒類、兒童食品、保健食品和其他質量安全問題突出的農副產品等。重點區域是城鄉結合部和農村集貿市場。

三、具體任務

各鄉鎮、各部門要根據節假日期間食品消費特點,進一步明確整治工作的具體任務和措施,紮實開展專項整治。

(一)農業部門要積極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工作,引導農民進一步規範種植行為;要深入開展農資市場和農藥殘留專項整治,加大蔬菜農藥殘留的抽樣檢測力度,嚴厲打擊違法制售農資和非法使用農資的行為,堅決防止農產品源頭污染。

(二)質監部門要加大對食品生產企業、加工點、小作坊的整治力度,嚴格落實食品準入制度,全面開展食品添加劑備案工作,強化監督抽查,對不具備生產條件和生產不合格食品的違法行為及時進行查處,對違法情節嚴重的企業要依法吊銷有關證照,進一步強化企業的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和安全意識,全面提高食品質量和安全保障水平。

(三)工商部門要加強對農村集貿市場、食品批發單位、超市、副食店和流動攤販的監督檢查,進一步完善落實食品購銷台帳、不合格食品退市、質量承諾、索證索票和散裝食品標籤標識等制度,加大食品假包裝、假標識、假商標整治力度,依法嚴厲打擊經營無生產日期、無保質期、無生產廠家、過期霉變等假冒偽劣食品的違法行為。

(四)衛生部門要加大對集體食堂、學校食堂及學校周邊飲食攤點、餐館、農家樂的整治力度,嚴查全縣餐飲經營單位證照是否齊備,從業人員健康證是否合法有效;嚴厲打擊使用各種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生產加工食品和濫用防腐劑、色素等食品添加劑的違法行為,嚴格落實索證索票制度;加強農村自辦宴席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通過宣傳指導,不斷提高人民民眾的食品衛生知識和安全知識,防止食物中毒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