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行為規範建設活動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切實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以學生行為規範養成教育為重點內容,全力抓好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通過宣傳學習教育,規範學生日常行為習慣,增強廣大學生的規則意識、法律意識、文明意識和公民意識,塑造言行一致、舉止文明、情趣健康的國小生形象。

二、組織領導:

學生行為建設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陳華賢

成員:孟祥紅袁世祥麻懷江郭方翔

學生行為建設活動工作小組:

組長:孟祥紅

成員:麻懷江張慶孫貴紅寧繼發李松松

三、總目標:

強化國小生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通過開展學規範、找差距、定措施、改陋習等文明修身系列活動,使學生明確責任與義務,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集體、社會的關係。引導學生遵規守紀,團結互助,在校做個好學生;勤勞節儉,孝敬父母,在家做個好兒女;誠實守信,遵守公德,在社會做個好公民,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和諧發展。

四、時間、範圍

時間:2011年11月—2011年12月

範圍:全校在校學生

五、實施步驟

(一)學習發動階段(2011年11月)

通過各種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國小生守則》《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修訂)》的要求,使學生深刻理解行為規範的意義,明確行為規範的要求,自覺踐行規範。

(二)活動實施階段(2011年12月--2011年8月)

重視日常行為規範的細化、固化和強化,注重抓好養成教育的重點和難點問題。根據學校實際、學生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設計具有校本特色的訓練內容和活動專題。結合特色學校創建活動的開展加強學生行為規範建設,在學生熟知行為規範的基礎上,通過加強日常行為規範教育,把行為規範內化為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使行為規範教育貼近學生生活,走進學生的心靈。行為規範教育要從具體細節、小事抓起,如熱愛祖國教育要從愛國旗、國徽、國歌做起,從升旗儀式肅立做起;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要從教育學生不隨地吐痰,不隨地扔垃圾,不隨便拿別人東西等等抓起。要通過行為規範教育,增強學生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確立積極正確的道德標準。

充分發揮教師在行為規範養成教育中的教育、示範、引領作用。同時,要拓寬教育渠道,創新形式,豐富訓練內容,務求教育實效,強化效果輻射延伸,充分發揮學校家長委員會的作用,著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行為規範養成教育體系。

(三)活動內容及活動所達目標:

眾所周知,大家有目共睹,當代少年兒童有著優越的生活條件,得天獨厚的良好學習環境,他們思維活躍、接觸廣、見識多,但是隨著家庭結構的變化,學生中的獨生子女越來越多,他們受到兩代人甚至三代人有寵愛,撒嬌、任性、自私、不愛勞動,不能刻苦,經受不起挫折,不懂得關心他人的弱點越來越突出,我們必須根據不同情況和特點,進行守則、日常行為規範教育,使他們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逐步形成能力,成為遵紀守法、熱心助人、全面發展的合格的國小生。

1.首先要讓學生知道自己是中國人,知道我國的國名、國歌、首都,認識五星紅旗、國徽、版圖、升旗時要唱國歌、立正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