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遠教資源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了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思想,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加強校本教研,探討遠教資源與學科整合的途徑,推進課堂教學和學習方式的轉變,特制定本方案。

二、活動主題。

“同課異構”式的課堂教學研究。

三、活動目標。

1、同一個教學內容,教師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運用遠教資源,採用不同的構思,不同的教法在比較中互相學習、揚長避短、共同提高。

2、同一個教學主題,運用遠教資源,用不同的課堂設計,採取不同的教學模式,構建不同的教案,用不同的表現形式進行教學。

3、“同課異構”的各個環節,從教學設計到教案的實施最後到評課,環環相扣,在相互學習中,在教研探討中,使教師的教學能力得到提高。

4、“同課異構”在教學設計上要具有新穎性,教師在各種形式的設計中展示自己的風采,且能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計課程,師生的互動性更強,課堂氣氛更好,最終能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狀態。

5、“同課異構”不僅融合教師之間的關係,更能使教師之間有一個相互學習、共同發展的空間,不僅有利於校本教研模式,深化和拓展教研活動,而且在資源共享的同時,有利於促進學校、教師、學生的共同發展。

四、“同課異構”的基本方式

“同課異構”是同一學科針對相同的教學內容進行授課。首先,多位教師進行獨立進行教學設計,然後運用遠程教育資源施教,由同一學科教師進行聽課、評課、反思,完善教學設計,在討論中互相學習,取長避短,共同提高;其次,推薦出一名教師,運用集體備課形成的新設計再次上課,再次聽課;最後,同一學科教師再次進行評議和反思,促進共同提高。

基本流程為:①確定課題——②備教材、備資源、備學生——③撰寫教學設計——④獨自授課—⑤共同研討反思,集體備課修改教學設計——⑥推優再次上課——⑦比較性反思評價。①--④體現在“異”,主要展現教師個人特色和進步;⑤--⑥體現出“同”,主要展現出“同伴互助”、“專業引領”、“合作共贏”,突出集體的特色和成長。

五、學科選擇

“同課異構”校本教研是一項集培訓、教研、學科整合為一體的系統工作,是一種新的教研方式,我中心校還沒有可以借鑑的經驗。因此,本學期,首次選擇六年級語文、二年級數學、三年級英語三個學科進行,嘗試按照“自主設計——集體聽課——集體反思設計——集體聽課——集體比較性反思”的步驟,開展“同課異構”校本教研。

六、參與人員。

全體授課年級的語文、數學、英語教師及各校領導。

七、活動過程。

第一階段:備課過程

各校將老師分成語、數、英三個小組,每個小組確立一位教師作為執教者,各教研組分別讓主講教師說自己所選內容的教學設計,其他教師對本節課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見與建議,共同進行教案的策劃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