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運動會活動方案

為進一步貫徹實施《全民健身計畫綱要》,積極回響“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號召,落實學校教育“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以快樂健身的方式,引導孩子與家長共同感受幸福生活,體味親情,同時使孩子們在遊戲中體驗快樂,在運動中獲得健康,在競爭中學會合作,促進全民健身、家庭健身活動的開展,營造“健康、快樂、合作、參與、親情”的和諧氛圍,特制訂本活動方案

一、主題:人人參與健身,個個擁有健康,陽光體育伴我一生。

二、比賽時間:初定於XX年5月29日(第13周周六)約半天。

三、比賽組織形式:以年級段為競賽層次,設1-6年級六個組,各組分別比賽。

四、比賽項目:比賽分家庭組和學生組兩類

家庭組(男女混合不分組)

學生組(男女分組)

高人套圈、合作投籃、袋鼠接力、歡樂一家跳、三人四足、踏石過河、滾雪球、推小車

齊頭並進、積少成多、穿越呼拉圈、集體跳大繩

五、報名人數及報名規定:

1. 以班級為單位,每班每人都可參賽。

2. 家庭組每班限報12戶,且必須是本班學生及其父母。每個家庭限報2個項目,同一項目每班限報三戶,不得多報、不報。

3. 未參加家庭組比賽的學生都可參加學生組比賽。每人限報2項,同一項目每班限報男女各1隊,不得不報。家庭組和學生組不得兼報。

4. 填寫時用“√”標記。報名表一經上交,便不得修改、更換。

六、計分辦法:所有項目直接分組決賽,無預賽,按時間、次數、數量多少排列名次。錄取前六名,分別以7、5、4、3、2、1分計入團體總分中,名次並列,則得分相應平攤。

七、錄取與獎勵:根據團體總分多少排列年段內名次,如總分一致,則第一名多者名次列前,仍相等,則看第二名,以此類推。根據團體總分高低錄取各年級的前三名,二年級取前四名,分別發予獎狀,以資鼓勵。

八、號碼分配:號碼設定為4位數,第1位數字為年級代碼,第2位數字為班級代碼,第3.4位數字為順序代碼,01-35為男生,36開始為女生,各班按先男後女的次序依次報名。如一(1)班第一位女生為1136。

九、比賽項目具體規則:

家庭組:

1. 高人套圈 父母各站孩子一側,抱孩子下肢將孩子抬至三人最高,三人成品字狀。孩子在一分鐘內向投擲線前規定距離外的木架套圈10次,套中得分,踩線、超線都以不中計,以得分高者為勝。

2. 合作投籃 用一個球一人連續投籃6次,另二人負責撿球、傳球,也可自投自搶,三人輪流進行,限時2分鐘內完成,逾時投進不計數。距離:父親以籃圈中心投影為圓心,以4米為半徑的半圓;母親以3米為半徑的半圓;孩子無距離要求。球進籃圈得1分,一二年級孩子球碰籃板、三年級球碰籃圈即得1分,父母若進線投籃則投中不計。以家庭得分總和多者為勝。

3. 袋鼠接力 家庭成員成一路縱隊站在起跳線後,第一人站在跳袋內。令下後,第一人手提跳袋的上邊緣向前跳出,繞過標誌物返回並將跳袋交給第二人,三人依次進行,以先跳完、用時較少的家庭為勝。起跳線與標誌桿距離:15米。

4. 歡樂一家跳 三位成員輪流用同一根短繩跳繩,絆繩後按次序換人。以3分鐘時間內,家庭成員累積跳繩次數多者為勝。(比賽採用帶計數器的跳繩)

5. 三人四足 三人並排站於起跑線後,並將相鄰的兩條腿用布帶綁住。令下後,三人四條腿前進,最先完成30米距離的為勝。若中途綁帶散了,必須綁好後才能繼續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