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讀後感:《毛澤東傳》讀後感

七年級讀後感:毛澤東傳讀後感

哈佛大學的教授美國人羅斯.特里爾所著的《毛澤東傳》是西方數百種毛澤東傳中的最被推崇、最暢銷的作品之一,該書文筆流暢,讀後給人以史詩般的震撼。

在人生開始階段默默無聞的毛澤東,卻有著特殊的性格和堅強的信念,上下求索找到拯救國家的道路。許多年以後,他成為地球上人口最多國家的統治者,還領導著地球上人數最大的政黨,他的一句話,一道命令,思想上的一次變動,都會在這個國家內掀起驚濤駭浪。

和大多數那個時代的先知先覺者不同,毛澤東的出生並不高貴,是位普通的農民的兒子。他也不像蔣介石、周恩來和鄧小平那般出國留過學。這使他的世界觀更貼近古代儒家的世界觀;同時也奇妙地證明了一點:傳統的中國固然要現代化、西化,然而達成目標的手段卻依舊是傳統的——依靠占中國總人口近90%的農民。這是西化的先進者想不出的,也是麻木的守舊者沒本事做的,能夠完成這一目標的只有他--這位誕生於韶山沖東方之子。

毛澤東就是這樣一個奇特的人,他的思想和哲學觀變化萬千,讓人琢磨不透。他既接受了西方的啟蒙思想,又受到俄國革命的啟發,骨子裡還浸著中國古老的文化傳統,再加上他強悍的意志力,使之成為一名當之無愧的領袖。就像古代帝王可以終結亂世,一統天下,毛澤東也有能力將處於現代化夾縫中苦苦掙扎的,貧窮而落後的中國解救出來,他融合了各方的資源,創設新的秩序,帶來新的希望,建立新的中國。

一個特殊的環境造就了一場特殊的革命,一場特殊的革命產生了一位特殊的領袖。毛澤東是一位“哲學王”,或是“聖王”。在柏拉圖的口中,這位“哲學王”負有教化大眾,帶領民眾走向至善境界的職責;而在古代儒家眼裡,“聖王”則是體察天地之道的人物。

這位聖人在完成了革命事業後,開始著手將人民帶入他理想中的烏托邦。是人類自身有所局限嗎?不符合常理的希望,對奇蹟的嚮往,總是會孕育出某些歪曲,最終蛻變為絕望。事實證明,把國家交給一位“聖王”統治十分危險。歷史上對烏托邦的追求,幾乎全是以完全相反的結局收尾:法國大革命追求的是純淨的民主,最後“民主”卻變成了一隻多頭怪獸,需要每日用鮮血去祭祀;俄國革命追求沒有剝削的平等,可最後為了革命需要而存在的高度集權的政黨體制,異化為史達林式的極權。

悲劇總是一次次反覆,這個曾將幾萬萬中國人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的人,也可以因為自己的奇思異想或是維持權力讓幾千萬人餓死,讓幾百萬人互相爭鬥,讓幾萬人的人生失去價值,或是讓幾百人從權力的最高處重重跌落……

或許毛澤東天生適合當一位革命領袖,而不是一位溫和的治國者。在革命年代他的思想是為了應對當時的需要,然而在執政黨時期還對革命純潔性念念不忘就顯得有些怪異。此外,這些錯誤源流可以追溯到馬克思的思想,列寧創立的政黨以及史達林在外交上的政策……鄧小平曾經說過,壞的政治制度能讓毛澤東這樣偉大的人也犯錯。

讀罷《毛澤東傳》,讓人感嘆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以史為鑑,我們明白治理國家不能僅僅依靠少數幾位偉人,而是應當憑藉良好的普遍參與的政治制度,完善的保護自由的法律,以及理性、有思想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