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對總經理辭職信的回覆

我考慮再三,還是決定提筆給你回復這封辭職信,可能這封信比你洋洋灑灑的辭職信要簡短得多。

首先非常感謝你階段性加盟我們的公司,我也代表公司的全體職工及家人對你這段時間的貢獻表示感謝。我並不否認你信上所說的企業的這些問題,而這也正是我竭力邀請你加盟的原因。

下面我逐一答覆你提出的問題。

1

關於你走入企業的決策

你我雙方的定位問題,是我們分歧的根源。這看似是管理角色的界定,實質上是兩種不同價值觀的抗爭。

你知道,這個企業在風風雨雨的打拚中,才走到了今天。周圍的企業一個個在我面前倒下了,我們自己也經歷了幾次死而復生,如果沒有這些九死一生的經歷,根本無法體會到箇中的滋味。

我內心也希望企業發展得越快越好,但我知道,彎拐太急容易跌倒,螺絲過緊容易擰斷。經驗告訴我,企業重發展,更要注重安全,平穩的發展比忽上忽下要明智得多。

說心裡話,從二十多個候選人中選定你,也說明了我對你莫大的信任。但你實施的方法,我總需要權衡,因為成功的經驗必然基於不同的企業環境。

實質上你我分歧的焦點在於“企業安全”與“企業創新”之間的認識不同,立場不同。我考慮更多的是企業的安全性發展,而你注重的是推動企業業績的快速增長。

說得不客氣一點,你可以把企業當成自己某個發展階段的平台,但我不能,這個企業是我生命的全部!企業一旦經營失敗,你可以拍拍屁股走人,我呢?跳樓的是我,不是你!

2

二、 關於戰略思路的配合上

問題在於,我要你來乾什麼?

當一個人擁有10萬元的時候是自己的,100萬的時候還是自己的,當擁有1000萬的時候,就不再是自己的,而是社會的。

我不否認你超前思路的正確性,但當大家都說你對的時候,錯也是對;當大家都說你錯的時候,對也是錯。你把業績指標或公司的效益放到了第一位,但我的排序是:首先讓企業儘可能的延續下去,其次才是企業的發展。

每當我走進企業的每一個角落,看到的點點滴滴無不浸透了老臣們當年的汗水,企業一旦倒閉,他們將無家可歸。所以我必須將這個飯碗捧好,已經沒有了退路。我沒有什麼高尚的目的,這既是我的初衷,也是我的目的。

3

關於對下工作的推動上

你認為,我對你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夠,並把你進入企業後我設立的監督機構看成了一種掣肘,可這是我了解真實信息的重要視窗。

你一味的要求老闆去改變,要圍繞新的方向和政策,並希望其他人也圍繞新高管去適應,可這現實嗎?

其實,任何一種管理思路,都能條條大道通羅馬,只要能把你們外聘人員的先進管理理念和我們這些老臣們積累的豐富經驗有機結合起來形成拳頭即可,但你們雙方都過分堅持了自我,讓我左右為難,無法割捨。

有些人已經兩鬢斑白,他們把一生中最寶貴的年華留給了企業。當某一天,他們被淘汰了,將來還有誰肯信任我?

也許某一天,當你感覺不爽的時候,你會走人。但他們永遠不會拋棄我,他們會與企業生死不離。因此,在老闆的眼裡,忠誠大於能力。

你培訓時常給大家講的“腳踏車的故事”來解釋工作推動上的困惑:

“據說中國最早引進腳踏車的是一個富家子弟的留學生,他看到國外腳踏車盛行,就不惜高價買回一輛,家裡人說:“幾千年來我們一直靠雙腳走過來的,不是很好嗎?“每個人都試了幾圈,確實比不了走路,那輛腳踏車隨後束之高閣。半年後,來了個孩子,他很好奇,就將這腳踏車拽出來,在庭院裡折騰了一上午。到了下午,突然發現一群小孩子在那個騎腳踏車的孩子屁股後面追都追不上,眾人大吃一驚,後來腳踏車就慢慢普及了。”

推動高速變革的往往是一些“新生力量”,而我們畢竟面對的都是一些“老人”。大而言之,中國改革開放到今天,我們也一直在走出去,引進來,但我們跟先進外企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

因為這是文化使然,需要一個融合的過程。

4

關於對職業經理的評價

對職業經理與老闆關係的評價,這個話題太大,我不敢妄下斷論,但國人幾千年來觀念的影響、文化的積澱、相互的誠信等等,也許讓這種糾結不得不在未來很長一段時期記憶體在。

我也像所有的老闆心理一樣,希望這個企業能基業長青,這也是我引進你及其他高管的初衷,只是在實際推動中,與我構想的差距太大,我不能不產生疑惑。

對具體事情的評價上,你習慣於只要結果。但我看重結果的同時,也同樣注重過程。管理有兩種方式,一個是靠“疏”,一個靠“堵”, 也許到最後都能達到同樣的結果,但組織付出的代價卻天壤之別。

你為了說服我,曾講過“孫武訓妃”的故事,我不知道這幫妃子們在戰場上表現如何,但我也有一個故事送給你:

春秋時期,楚國令尹孫叔敖在苟陂縣一帶修建了一條南北大渠,足以灌溉沿渠的萬頃農田,可是一到天旱的時候,沿堤的農民就在渠水退去的堤岸邊種植莊稼。等到雨水一多,水位上升,這些農民為了保住莊稼和渠田,便偷偷地在堤壩上挖開口子放水,因而決口事件經常發生。到後來這種情況變得越來越嚴重,防不勝防。歷代官員都每當渠水暴漲成災時,便調動部隊一面忙著抓人一面去修築堤壩。後來宋代李若谷出任時,也碰到了這個頭疼的問題,他便貼出告示:“今後凡是水渠決口,不再調動軍隊修堤,只抽掉沿渠的百姓,自行修堤。”這布告貼出以後,再也沒有人偷偷地去決堤放水了...

這兩種方式對我們管理者的評價是否有啟示意義?

在你離開後,我也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我個人的看法是,在職業市場還遠不夠成熟的今天,中小企業如果讓職業經理做總經理,老闆做總經理助理或許更適合企業的發展。老闆從台前退至幕後,執行總經理決策的同時,既了解了進度,又能協調某些關係,這對民營企業也許不失為一種可以參考的模式,當然不能因此形成第二個權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