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歌舞推廣策劃方案

一、策劃概述

說起楚文化人們自然會想到屈原與《楚辭》、曾乙侯墓與大型青銅編鐘、精美絕倫的絲織刺繡工藝以及流光溢彩的髹漆藝術等;說起藏文化則自然會想到藏文、藏藥、藏歌、藏傳佛教、史詩《格薩爾王傳》、唐卡……說起閩文化,人們總會想起譽滿海內外的媽祖信仰、推進佛教中國化的閩僧以及曾支配官方意識形態長達7XX年之久的閩學;說到龍巖,又有什麼能作為福建乃至全國的文化精品工程的傑出代表呢?龍巖民間歌舞《採茶燈》(又名《採茶撲蝶》)當之無愧。

音樂、舞蹈,作為跨越種族、語言、國界的藝術形式,它對於一座城市、一個地區乃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所產生的巨大影響是不可估量的。一支《鼓浪嶼之波》讓廈門和日光岩成為人們最深情的眺望,一曲《太陽島上》讓哈爾濱的夏天成為人們遙遠而溫馨的夢想……

本策劃的目的就是想通過系統而周密的策劃運作,把具有400多年歷史的龍巖民間歌舞《採茶燈》打造為國家級的文化精品,並使其成為龍巖具全國乃至世界影響的名片,最終通過《採茶燈》品牌的全新塑造而形成“《採茶燈》產業”或“《採茶燈》經濟”。

二、歷史淵源

採茶撲蝶舞”又稱“採茶燈”,是龍巖人喜愛的民間歌舞,相傳約200多年前的明末清初由蘇坂鄉美山村林氏族人將採茶燈曲調帶入美山村,並結合當地的生產、生活情景,融入戲曲表演手法,改編成舞台演出的歌舞節目。古稱“採茶燈”的排演地為“燈館”,“燈館”開張時要殺豬宰羊、喝雞血酒、信誓旦旦,表示決勝等。龍巖原始的《採茶燈》是由宗族中有威望的“大頭家”搭頭,物色天真活潑的孩童設立“燈館”。同時幾名“小頭家”分別照料孩童,給紅包,賜龍鳳服裝,頭飾和鞋襪,授藝登場,村社競賽。舊時女子不能拋頭露面,一色男扮女裝。設採茶姑娘八人,茶公、茶婆、武小生、男小丑各一組成。茶公扮老頭,穿漢衣,扎腰巾,手執大蒲扇;茶婆梳銀寶頭,穿寬錦邊大襟衣和羅裙,手執麥桿扇;採茶姑娘,額佩珠翠屏,頭梳燕尾髻,穿大紅彩蓮衣,腰扎綢帶,腳穿繡花鞋,一手執花摺扇,一手提花籃燈;武小生、男小丑一手執黑摺扇,一手提燈籠或馬燈。現在的《採茶燈》已有所改進,將說唱和小戲剔出,成為純粹的歌舞。男扮改為少女,頭飾的翠牌變為生氣盎然的絹花。髮髻梳成長辮並扎以紅頭繩,並圍戴胸襟,突出了龍巖採茶姑娘的健美身影和青春活力。

採茶燈原用竹編的菜籃,後綴以鮮花,變為花籃,因多在夜間演出,尤其是在喜慶的春節,元宵與《龍燈》、《舞獅》同時演出,花籃自然要裝上油燈或蠟燭。於是便成為採茶花燈。

龍巖的婦女下田上山,多以涼笠、頭帕擋日,原本的採茶燈也以順手摘下的涼笠、頭帕為道具,後因舞蹈不便,改用麥桿團扇,最後才換上現在的摺扇、花扇。彩蝶是一種誇張性的富於浪漫色彩的道具,竹篾為支架,糊以色紙,畫上蝴蝶圖案,成為碩大的紙蝴蝶。

《採茶燈》的顯著特色,是用若干單純、樸素、簡練而生氣勃勃的舞蹈動作,山歌演唱和穿插對白來表現茶農勞動的樂趣和他們熱愛生活的愉快心理。

據不完全統計,全區現有採茶撲蝶表演隊280支之多,遍及龍巖的大街小巷,農村的山間田野。每逢節假日和婚嫁喜慶之時,“採茶撲蝶”已成為人們相聚時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