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應對挑戰中提高執政能力

鄉鎮政權是國家政權的基礎,鄉鎮政權組織的執政能力直接關係和影響著黨的執政能力。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不斷加強,鄉鎮政權組織的執政能力建設面臨許多新問題、新挑戰。民眾對鄉鎮政權組織的依賴性在降低,對鄉鎮幹部素質的要求在提高,這一低一高的新變化,對鄉鎮政權組織做好民眾工作的能力提出了挑戰;農民向土地尋求發展的熱情在減退,從非農產業謀取財富的願望在增加,這一減一加的新變化,對鄉鎮政權組織引導民眾致富奔小康的能力提出了挑戰;鄉鎮政權組織肩負的責任不斷增大,落實責任的行政權力日益縮小,這一大一小的新變化,對鄉鎮政權組織改革創新的能力提出了挑戰;農村整體發展步伐推進較快,區域發展差距縮小緩慢,這一快一慢的新變化,對鄉鎮政權組織統籌各方、協調發展的能力提出了挑戰;農村改革不斷推進,各種利益調整引發的矛盾逐漸凸顯,這一進一凸的新變化,對鄉鎮政權組織科學判斷形勢、應對複雜局面的能力提出了挑戰;等等。面對種種新挑戰,鄉鎮政權組織要不斷提高執政能力,就必須在強化意識、健全功能、提高素質、改進方式、完善機制上下功夫。強化執政意識。鄉鎮政權組織執政能力的強弱,不僅關係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更關係黨在農村執政地位的鞏固。為此,廣大鄉鎮幹部必須切實強化執政意識,增強工作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始終把民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民眾的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民眾的滿意作為第一標準,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健全執政功能。一是理順體制,增強協調功能。重點是理順三個關係:首先,理順黨政關係。寓黨委集體領導於為鄉鎮經濟社會發展的服務之中,統籌本地經濟、政治、文化各項工作,努力減少領導層次,提高決策和工作效率。其次,理順鄉鎮與村的關係。鄉鎮在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經濟和社會事務實行統一領導和管理的基礎上,應充分尊重建制村的村民自治權。第三,理順鄉鎮與站所的關係。按照權責統一原則,賦予鄉鎮統籌管理轄區內所設機構的權力。通過分類管理的辦法,使鄉鎮過度分散的資源得以重新最佳化組合,使被肢解的功能得以逐步恢復健全。二是壯大財力,夯實物質基礎。一方面,精兵簡政,整合行政資源,如在有條件的地方進行“擴鄉並村”等,以降低行政成本;另一方面,在做好消赤減債工作的基礎上,大力調整產業結構,開展招商引資,發展鄉鎮經濟,特別是抓好產業發展和村集體經濟,增加財政收入,通過經濟實力的增強,提升鄉鎮政權組織的辦事能力,最終強化鄉鎮的凝聚力和號召力。提高執政素質。提高執政能力,必須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幹部隊伍。一是完善選人機制,拓寬選人渠道。突破鄉鎮幹部選拔錄用的體制障礙,面向全社會選拔人才。按照德才兼備的標準,實行公平招聘,尤其要注重從有較高文化水平和豐富實踐經驗的村幹部以及有較強駕馭市場經濟能力的企業管理者中選拔人才。二是採取教育培訓、實踐鍛鍊和輪崗交流等措施,幫助現有鄉鎮幹部提高素質。三是著力改變責任和利益嚴重不對等的狀況,穩定鄉鎮幹部隊伍。當前,在同級別的幹部中,鄉鎮幹部任務最具體、工作最艱苦,但待遇卻不高。應努力提高鄉鎮幹部的收入水平,對長期在鄉鎮工作且政績突出的幹部給予實實在在的獎勵。改進執政方式。鄉鎮政權組織執政的主要方式是服務,因而改進執政方式主要在於最佳化服務。一是拓寬服務領域。把服務的範圍從區域內延伸到區域外,從第一產業延伸到第二、三產業,特別是通過成立流動組織等方式,加強對區域間、產業間流動人員的服務力度。二是創新服務手段。在充分運用政策引導、典型示範、說服教育、市場服務、綜合協調等手段開展工作的同時,特別注重法律和民主兩種手段。堅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政,防止和糾正行政過程中不作為和亂作為的現象,防止和糾正行政過程中錯位和越位、失責和失當的現象,規範和監督行政行為,教育鄉鎮幹部養成辦事依法、言必合法、行必守法的良好習慣。堅持民主決策、民主辦事,按照“大家的事大家議,大家的事大家辦”的原則,讓民眾充分表達自己的意志和願望,使鄉鎮政權組織的行為和意願變成民眾自己的行為和意願,從而營造“千斤重擔眾人挑”的良好局面。完善執政機制。一是完善激勵機制。建立績效目標責任制,實行獎優罰劣,對績效突出、表現優秀、民眾擁護的幹部,要及時予以激勵;對沒有績效的要追究責任,對素質不高、能力不強、身體不適的要及時調整。二是創新工作機制。目前,比較成功的經驗就是改幹部包村、領導包片為按產業發展組建產業服務隊,形成突出一項產業、建立一支隊伍、成立一個支部、確定一名領導、制定一套管理辦法的新格局,力促各服務隊逐漸形成履行政府服務職能的經濟實體,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三是健全民主管理機制。建立健全鄉鎮黨委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式,堅持定期召開鄉鎮黨代會、人代會、黨員大會制度,認真實行黨員議事和人民代表議事制度;堅持鄉鎮政務公開制度,包括財務管理、計生指標以及幹部目標管理責任等都要定期向民眾公布;推行定期由民眾民主評議黨員、評議幹部制度。同時,完善鄉鎮幹部的監督制約機制,特別是加強對鄉鎮領導幹部生活圈、社交圈的監督,切實增強鄉鎮幹部的廉潔自律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