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所幹部學院培訓班創新黨政領導幹部培訓模式

:“此次事故的發生原因是什麼?有沒有人為因素?”“發生這樣的事故,主管部門將從中汲取什麼教訓?”灼熱的閃光燈下,十幾支麥克風前,“某市常務副市長”不慌不忙,從容應答……也許你會以為這是一次礦難發生後的現場新聞發布會,實際上這卻是近日中國浦東幹部學院“司局級幹部任職培訓班”開展“情景模擬”教學的一個剪影。而類似這樣新穎獨特的幹部培訓方式,在中國浦東幹部學院、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中國延安幹部學院的教學活動中並非孤例。新學院,新形象,開學4個多月來,三所新成立的國家級幹部培訓基地在探索幹部培訓的新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新意迭出。據中組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在浦東、井岡山、延安建立幹部學院,是黨中央從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全局出發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2003年6月,三所學院陸續開工起建。僅僅過了20個月,今年3月,三所學院相繼開學。  “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基本國情教育的基地、提高領導幹部素質和本領的熔爐以及開展國際培訓交流合作的視窗”,這是黨中央對三所學院提出的辦學目標。起步之初,三所學院遵循“實事求是、與時俱進、艱苦奮鬥、執政為民”的辦學要求,大量採用現場教學,設計情景模擬,增強體驗互動,以新的內容、新的形式提升培訓質量。三所學院在管理機制上,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務委員會負責制,每所學院都有20多家中央或地方單位做理事單位,而院務會負責學院日常教學和管理工作。按照中央要求,三所幹部學院和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等幹部院校在功能上各有側重,互為補充;在教學上實行銜接式、配套式、一體化、系列化配置,形成了一條幹部培訓的流水線。目前,三所幹部學院均有一類班次專門承擔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防大學等院校一個階段課程的教學、考察和社會實踐任務。3月24日,哈佛大學著名管理學教授芭芭拉·凱勒曼做客中國浦東幹部學院,為該學院學員做了一次專題授課,題目就讓人耳目一新:《糟糕的領導》。在中浦院,像這樣具有強烈的國際性、時代性、開放性的課程在學員的課程單上占據了較大比例,而世界知名人士親臨講座、同聲傳譯的授課方式也為學員們逐漸習慣。截至目前,中浦院已有來自美、英、法、德等20多個國家的政府政要、學者和商界精英造訪。在模擬學習室里虛擬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在野外進行拓展訓練培養協同合作能力,領導幹部心理壓力過大時如何排遣、釋壓……這些平素鮮有機會接觸的教學模式,同樣讓學員們頗感新鮮。浙江嘉興市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第一期市長發展研究班班長王洪濤感言,學院把現場變成課堂,把素材變成教材,把實踐者變成了教師,更具生動性和有效性。目前,中浦院已形成了課堂教學、互動式研討、現場教學各占1/3的教學格局。而同樣是現場教學,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則充分發揮井岡山獨特的紅色教學資源優勢,加大體驗式教學內容的分量,將大部分培訓的課堂直接開到了革命舊居舊址中,讓學員邊聽、邊看、邊想。學院模擬和再現了井岡山鬥爭時期的場景,組織學員徒步負重走完一段“朱毛挑糧小道”,使他們親身體驗和感受創業的艱辛。外交部新聞司司長孔泉學員表示,重走“朱毛挑糧小道”讓他明白了40年前背誦《朱毛挑糧小道》課文時許多似懂非懂的道理。“朱毛挑糧小道”只是學院已開設的眾多現場教學點之一,包括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茨坪毛澤東舊居在內的23個現場教學點同樣頗具吸引力。一份對學院3—4月5個班次共69份學員的問卷調查顯示,學員對學院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效果評價“滿意”和“比較滿意”的分別達96%、89%、98%、90%。為提高學員的參與度,中國延安幹部學院以現場教學、體驗互動、情景模擬等“特殊”課程為主,有的學員戲言,這是一所“車輪上的學院”。目前,學院已完成了《黨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等6大主幹課教材大綱、《三三制政權與陝甘寧邊區政府民主政治建設》等21門備選課講義提綱的撰寫,並精心準備了58個點的講解詞,深受學員好評。現場體驗課以參觀延安及周邊地區革命舊居舊址、了解革命史實、緬懷革命先輩業績為主要內容,利用豐富的實物和史料,配上資深專家作畫龍點睛式的點評,來開展培訓。社會實踐課則在延安及周邊地區開展社會調查等活動,引導學員了解民情國情,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員們紛紛反映,這些課程讓他們心靈受到了震撼,思想得到了升華,在潛移默化中增長了調查研究、科學預見、戰略思維、駕馭全局的能力。截至7月底,三所幹部學院培訓班次已達60個,培訓學員24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