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輝煌歲月

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輝煌歲月北京市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全民族抗戰開始後,中國共產黨的主要任務是領導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民族解放鬥爭與國共兩黨的階級鬥爭錯綜交織,極為複雜。中國共產黨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制定和貫徹全面抗戰路線,以正確的謀略和高超的鬥爭藝術成功地駕馭了當時的特殊形勢,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國人民打敗日本侵略者的中堅力量抗日戰爭是近百年來中國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在這場戰爭中,中國共產黨擔當中流砥柱,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同日本侵略者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對打敗日本侵略者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黨的這種決定性作用的發揮,主要依靠三件法寶。第一件法寶是,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全面抗戰路線,進行人民戰爭。毛澤東同志指出,兵民是勝利之本,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戰爭初期,在全國人民抗日熱潮的推動下,國民政府在北線和東線戰場也抵抗過日軍的一些進攻,在政治上同共產黨的關係也有所改善。但是,國民政府始終不實行全面抗戰路線,導致正面戰場許多仗打得不好,甚至潰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和新四軍堅持人民戰爭路線,深入敵後,廣泛發動民眾,組織自衛軍和民兵部隊。這些民眾武裝同主力部隊一起作戰,或根據實際情況獨立作戰,對抵抗日軍的侵略起了重要作用。到抗戰中後期,儘管日軍占領了中國大片領土,但侵略者及其培植的漢奸政權只能控制一些大中城市和主要交通沿線,以八路軍、新四軍為主的人民軍隊則控制著廣大的敵占區地域。正因為如此,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最後承擔了對日全面反攻作戰的任務,這是迫使日本侵略者迅速投降的一個重要因素。第二件法寶是,中國共產黨堅持持久戰的策略,批評速勝論,更批判亡國論,與妥協投降的言論和行徑進行堅決鬥爭。毛澤東同志在《論持久戰》中,對中日雙方的基本國情作了準確的分析,充分闡述了中日戰爭是持久的而不是速決的,最後的勝利屬於中國。戰爭轉入相持階段後,日軍調整對華策略:在軍事上,基本上停止正面戰場的戰略性進攻,將注意力集中於打擊和消滅八路軍、新四軍;在政治上,採取以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的方針,誘使國民政府妥協投降。1938年底,以汪精衛為首的親日派公開投降,國民黨中央集團表現出很大的妥協倒退傾向。在這種情況下,黨領導根據地軍民,一面抗擊日本侵略者愈益頻繁的軍事進攻,一面開展反投降鬥爭。針對國民黨中央集團既動搖妥協又不敢公開放棄抗日的兩面態度,黨採取相應的政策,一方面堅持團結合作,幫助和推動國民党進步,另一方面對其妥協動搖進行堅決鬥爭,以鬥爭求團結,爭取時局好轉。黨始終堅持抗戰、團結、進步三大方針,解放區戰場逐漸承擔起抗擊日軍和偽軍的主要任務,並有效遏制了國民黨內妥協投降勢力的發展,推動國民政府抗戰到底。第三件法寶是,中國共產黨實行“基本的游擊戰,但不放鬆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的軍事方針,強調游擊戰在抗日戰爭中的戰略地位,堅持廣泛而又持久的游擊戰爭。在華北正面戰場作戰基本結束後,八路軍向廣大敵後區域發展游擊戰爭。隨著黨領導的根據地不斷擴大,游擊戰爭在戰略上形成了對日偽占領區的反包圍態勢。從抗戰全局看,游擊戰形成了與正面戰場相呼應、戰略上互相支持的廣大敵後戰場。敵後戰場對穩定中國戰局起了重要作用,在抗戰轉入相持階段後,敵後游擊戰爭成為中國抗日戰爭的基本形態。在整個抗日戰爭中,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進行過像平型關戰役那樣的運動戰和百團大戰那樣的大規模戰役,但主要是以分散游擊的方式,打麻雀戰、地雷戰、地道戰,組織武工隊、游擊隊等,進行各種富有創造性的戰鬥。到1943年,黨領導的解放區軍民抗擊了侵華日軍的64%和偽軍的95%。至抗戰結束時,黨領導的人民抗日武裝力量對日作戰12.5萬次,消滅日、偽軍171.4萬人,其中日軍52.7萬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力量空前壯大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開赴抗戰前線,打擊日本侵略者,這給了中國共產黨更大的活動舞台和發展空間。經過嚴酷的鬥爭洗禮,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形成了正確的思想、政治、軍事和組織路線,以及一系列的方針政策。中國共產黨不僅成為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中流砥柱,而且領導的革命力量也空前壯大。抗戰時期是黨發展、成熟的一個關鍵時期。中國共產黨自身的發展。抗戰中,曾遭受嚴重破壞的黨組織迅速恢復,黨的力量得到前所未有的壯大。黨的發展,不僅表現在黨員數量的增加,更表現為黨的組織和思想的成熟。1941年,全黨開展整風運動,使全黨特別是高級幹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廣大黨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組織紀律性普遍增強,進一步密切了黨同人民民眾的聯繫。至抗日戰爭結束時,中國共產黨已成為具有廣泛民眾基礎的、擁有120多萬黨員的全國性大黨。黨以正確的抗戰路線和政策,憑藉強大的政治、軍事力量,成為抗日戰爭當之無愧的重要領導力量。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發展。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後,開赴前線,與日本侵略軍進行戰鬥。1940年,黨領導的武裝部隊發展到50多萬人。這以後,日本侵略軍對華北、華中敵後根據地進行頻繁、殘忍的“掃蕩”、“清鄉”,使八路軍、新四軍一度大量減員。但是,黨及時地採取了應付困難局面的對策,度過了兩年左右的艱苦階段。至抗戰結束時,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發展到120餘萬人,民兵達260萬人。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根據地的發展。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深入敵後,通過人民戰爭、游擊戰爭不斷收復國土,建立抗日民主政權,開闢了大塊根據地。在抗日民主根據地內,黨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依靠廣大根據地軍民,大力發展生產,正確處理各抗日階級、階層之間的關係,鞏固和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戰勝了各種困難。黨還在根據地內實行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政策,領導人民進行各項建設,在局部範圍建設新民主主義社會。到抗戰結束時,黨領導的根據地有19個,其地域包括華北、華中、華南19個省的廣大地區,總面積近100萬平方公里,人口近1億。這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繼續前進的重要基礎。黨的指導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性飛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抗日戰爭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的思想獲得了巨大發展。在抗戰的特殊歷史條件下,毛澤東同志的許多思想得到了多方面展開,產生了許多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獨創性理論,如作為世界觀方法論的哲學理論、人民軍隊和人民戰爭理論、統一戰線理論、黨的建設理論,以及整個新民主主義理論。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抗日戰爭是毛澤東同志的思想理論走向成熟、黨的指導思想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性飛躍的催化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抗日戰爭時期能夠實現歷史性飛躍,產生出毛澤東思想這一偉大理論成果,有著深刻的歷史原因。抗日戰爭時期,延安作為中共中央所在地,有較為安定的環境,使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中央領導有較多的時間和較為便利的條件學習馬列著作。這是毛澤東思想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性飛躍的重要理論前提。抗日戰爭時期是毛澤東同志讀馬列著作花費時間最多、閱讀書量最大的時期,也是他寫作著述最為豐富的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實際相結合,一方面使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另一方面也將中國革命經驗馬克思主義化,為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性飛躍奠定了基礎。抗日戰爭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深刻反思了中國革命的曲折歷程,為毛澤東思想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性飛躍提供了重要的歷史基礎。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的實際領導地位,使毛澤東思想在抗日戰爭時期走向輝煌有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在抗日戰爭期間,毛澤東同志對此前黨經歷的兩次勝利和兩次失敗作了深刻反思,對於中國革命規律有了透徹和完整的認識。他回顧歷史說,在抗日戰爭前夜和抗日戰爭時期,我寫了一些論文,替中央起草過一些關於政策、策略的檔案。“那些論文和檔案,只有在那個時候才能產生,在以前不可能,因為沒有經過大風大浪,沒有經過兩次勝利和兩次失敗的比較,還沒有充分的經驗,還不能充分認識中國革命的規律。”“在抗日時期,我們才制定了合乎情況的黨的總路線和一整套具體政策。這時候,中國民主革命這個必然王國才被我們認識,我們才有了自由。”抗日戰爭的複雜矛盾關係和黨在此期間的多方面偉大實踐,是毛澤東思想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性飛躍的現實土壤。抗日戰爭的爆發,使中國的社會矛盾更加錯綜複雜、激烈尖銳。一方面,日本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上升為最主要矛盾;另一方面,國內各階級、階層、政治集團和政治派別之間的矛盾得到了最為充分的展開。此外,抗日戰爭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部分,又使日本帝國主義和其他帝國主義的矛盾,以及中國同其他國家的矛盾不斷發生重組。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人面臨著異常特殊的歷史環境和異常複雜的矛盾鬥爭。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深遠的政治洞察力和高超的鬥爭策略正確地處理了這些矛盾關係,積累了豐富經驗。毛澤東思想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性飛躍,正是對這些豐富的實踐經驗進行理論升華的必然結果。抗戰時期的整風運動,對於推動毛澤東思想進一步成熟,特別是對於全黨認識毛澤東思想,對於黨的指導思想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性飛躍,起了決定性作用。毛澤東同志的思想理論在抗日戰爭前期已經初步成熟,就全黨來說,廣泛宣傳毛澤東同志的思想理論則是從總結黨的歷史問題開始的。1941年9月,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整風學習和檢討黨的歷史問題,明確了路線是非。與會領導同志紛紛指出,毛澤東同志是中國革命的旗幟,是創造的馬克思主義者的模範,在實踐和理論方面都值得我們學習,從而空前地提高了對“毛澤東同志的思想”的認識。這以後,黨的領導人和各方面負責人開始撰文加以宣傳,並提出了“毛澤東思想”這個稱謂。在黨的七大上,全黨形成共識,決定以“毛澤東思想”作為一切工作的指針。這樣,我們黨自創立以來第一次將自己得來的理論成果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觀。抗日戰爭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歷程中一個極其輝煌的階段。抗日戰爭的勝利,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的歷史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