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課結業論文

黨課帶給我最多的是對於很多問題的一些認識變得越來越客觀。

一度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享受著思維在自然和書本中毫無束縛馳騁的自由。停下來問問自己到底在想些什麼? 卻頓時語塞~~ 天馬行空的沒有目的的神遊著?? 總是在想人為什麼活著這種問題,愈發的感覺到脫離了現實的思考實際上沒有什麼意義。 況且這本來就是一個沒有答案的提問,也許需要我們用一生去探求,而答案也許如燦爛的星辰,永遠的在遠處注視著我們,窮極一生的追尋也許得到的只是無法逾越的距離。

真的是幼稚的不可救藥了吧。

理想與現實有矛盾,但是關鍵看你追求的是什麼。林語堂曾總結:世人所追求的無外乎名、利、權還有時尚。竊認為林先生的總結不夠完整,因為我看不到屬於自己的追求又是什麼?解決問題的辦法之一就是 擱置它。活著就是兩個字“活著” ,一位朋友曾經這樣對我說。想想也是,這何嘗不是一種睿智和豁達?何苦讓自己生活於沒有答案的思考中備受煎熬?!

沒有理想的人生沒有意義。 但是,脫離了現實的思考沒有結果,也沒有意義。或許論語中孔子那句人人耳熟能詳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對次最好的概括。

另外回到現實中,很多事情存在著,尤其存在的理由和道理。 我們應該做的是去適應它,掌控它而不僅僅是簡單地在現實面前變得麻木,被現實完完全全地改變。

那么我想首先談談在精神上什麼樣的人最值得推崇。一個比較好的例子:陶淵明先生

林語堂先生曾評價中國最完美的文人非陶淵明莫屬。理由是他是最 平衡 的一個人。十分贊同林先生的結論,促使我贊同至極的 是陶老先生的那首 《神釋》。 詩的最後幾句是: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因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什麼是平衡的人?表象有很多,融合儒道、不出世不避世。。。。。。可平衡的人的本質是什麼? 我覺得這首詩說明了一個真正平衡的人的內涵: 對生死真實的豁達、和對天人合一的追求。 

為什麼說這是平衡的本質 ,我覺得這種對人類自身、人類與自然的關係的 說他是淡漠也好、坦然也好的認識 決定行為之時不把 我 這個字放在過重的位置;而由於世間存在的是小我,也就無所謂什麼名、利、權之誘惑了; 這些誘惑在我看來是影響平衡的最大因素。 所以說它是本質。

上去有些武斷, 再深入的邏輯是什麼,沒想明白呢; 直覺的親近這種對世界的態度。 這個年齡,或許也只有看看古人, 產生點兒模糊如哈爾濱的晨霜般不明朗的感受的份。對這個東西的思索我想真是一輩子的事 ~ 余秋雨說成熟的人不談人生,自知不成熟,所以總是在思索著。

再談談從現實角度做的比較好的一個例子。

萬科的王石先生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也是一位閱歷豐富的冒險家。在我看來,他做到了世俗眼中的成功,同時也在追求著內心的一種安詳和平衡。 或許這就是承認現實,不完全被現實同化,能夠做到一定程度上掌控的很好的例子吧。

還是很幼稚。 但是無論如何,永遠不因為任何原因放棄努力,內心的、現實的。

黨課教給我一種思維,這是我上黨課最大的收穫。

我在這段時間學習的最大收穫就是學習了xx同志關於"xxxx"重要論述: 我們黨所以贏得人民的擁護,是因為我們黨作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總是代表著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