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科學學院團委2010年工作考核自查報告

四、以活動為載體,增進團組織的凝聚力。

活動的有序開展,能增強團組織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提高學生對團組織的認可度。一年來,院團委緊緊圍繞學校中心工作有序的開展系列教育活動,有力的推動了學校整體工作的進行。

1、圍繞學習《江澤民文選》、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廉政文化教育、學習《團章》和《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基層組織選舉規則(暫行)》、學風建設大討論、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七周年等內容,各團支部認真有序的開展團日活動。院團委通過對團日活動的觀摩,評選出優秀團日活動,並給予活動經費上的支持。此舉措增強了廣大團員的活動積極性,為團日活動的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根據學院特色,打造適合本學院學生參與的活動品牌。

①學院以宿舍建設為抓手,促進學生良好日常行為的養成,開展“宿舍文化節”系列活動,通過優秀文明宿舍評比、“記錄生活,儲存夢想”攝影大賽、羽毛球比賽、棋藝大賽,拔河比賽,加強大學生文明修養,宿舍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豐富大學生宿舍文化生活,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精神而開展的集娛樂性知識競賽和體育性知識競賽的綜合活動。活動

的開展不僅改善了宿舍人文環境,而且展現了我們當代大學生創新、積極向上,富有時代氣息,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

②每年5月舉辦的“心心相印”迎新送老晚會也是我院精心的籌劃的品牌項目。以晚會這種形式,師生共聚一堂,能讓大家能更多地了解體育科學學院的傳統和優秀文化。通過晚會發掘文藝人才,使他們的特長能得到更好的發揮,藉此機會豐富同學們的課餘生活,為大家提供一個展現個人魅力的舞台。同時提高我院學生綜合素質,提升我院在學校的影響力。

③9月—10月院團委圍繞“迎新生”開展系列活動,如:“迎新杯”足球聯賽,新生演講比賽,新老生交流會,心理講座等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使大一新生及時調整心態,投入到大學生活中去。

④同時學院團委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校團委組織的文化藝術活動,十佳歌手大賽、青春風采大賽、足球聯賽等活動我院學生積極參與,並取得較好成績。

五、學生會、社團工作逐步正常化、制度化。

1、院團委重視學生會的組織建設,及時做好學生會的換屆選舉工作,並在在迎新生之際,展開納新宣傳活動,並吸納新生中的積極分子加入學生會,為學生會的發展注入新活力。

2、調整學生會的工作思路,制定了學生會工作職責,考核條例,加大學生幹部、幹事選拔、培養、任用和考核的透明度,並引導學生幹部幹事安排好學習與工作,做到工作學習兩不誤。今年我院學生會幹部、幹事獲獎學金比例已超過80%。

3、結合學校實際,按照團委工作安排,有序的做好了各社團組織的各項工作。現共有社團5個,各社團都開展了各類活動,豐富了同學們的課餘生活。

六、結合專業,開創特色,營造亮點。

在穩固學院學生工作的立足點之後,我們又積極開創,營造亮點,探索本院工作特色。

㈠第一注重引導,創建積極學風。學生以學為主,我院領導及全體教師都相當重視學風建設,給全院學生都備了導師。再通過專選課培養自身的特色專項;另外對學生的理論文化學習也很重視。

㈡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積極開展社會實踐和志願者活動,加大對外宣傳。

今天刻苦的學習是為了明天更好的工作,發揮專長為祖國的建設與強大貢獻力量。作為南通地區的唯一的一個高校體育專業,在學校體育教育和全民健身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專業的實踐作用尤為重要,學院嚴格執行《南通大學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積極創造各種實踐機會,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

1、校運動會,校三大球賽,南通市中國小生運動會、南通市中考體育測試均在老師的帶領下參加實踐工作並受到好評,每位學生每年的實踐機會均超過3次,這樣通過實踐積累經驗培養公正、準確、客觀的敬業精神。同時積極主動安排學生幫助兄弟學院開展各項體育競賽活動(如球類、運動會)的裁判工作。今年11月20日中南之夜——中澳女籃對抗賽在南通市體育會展中心開戰。我院學生承擔了籃球寶貝的任務,他們激情洋溢的表演充分展現了體院學生的活力,紮實的基本功讓他們表現得更加自信。籃球寶貝的出色表演展示了南通大學體育科學學院的魅力。

2、今年7月我院的“省十六運大學生實踐服務團”和“綠色之旅大學生參觀服務團”社會實踐小分隊被列為校級重點團隊。“綠色之旅大學生參觀服務團”組織志願者到參軍學生家鄉慰問,向蘇北地區農民傳播有關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方針政策以及體育鍛鍊和保健常識,提高農民的自我保健意識和水平。促進當地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隨後去青島武警四中隊慰問參軍學生並與部隊聯誼。展現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提高南通大學和體育科學學院在社會中的知名度。

“省十六運大學生實踐服務團”小分隊成員到各社區介紹十六運的比賽項目羨慕和欣賞常識,讓市民更加具體地了解此次省運會、關注此次省運會,學會以內行的眼光去觀看比賽。同時在市民中進行健康知識的問卷調查,宣傳健身與保健知識,為參與市民送上健康知識宣傳小冊。指導市民晨煉和如何正確的使用運動健身器材來真正達到健身的目的,使同學們平時學到的專業知識有機會運用於實踐當中。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為即將舉行的十六運打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同學們傳授的科學健身方法定會使市民們終生受益,對於發展全民健身起到了催化作用。與此同時,給同學們提供了一個接觸社會、體驗生活、學以致用的平台。樹立了體育科學學院崇高的社會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