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宗局工作總結

二、服務和諧建設,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

(一)宗教團體作用逐步發揮

1.召開市佛協會議。3月28日,在常熟國際飯店召開由45名僧尼和居士正式代表, 15名列席代表出席的市佛協第四次代表大會。會議召開前,蘇州市民宗局和統戰部專程來常熟考察了後備副秘書長以上人選。蘇州市民宗局局長王科軍,副局長周遠哲,常熟市領導秦衛星等出席了會議。大會選舉產生了市佛協第四屆理事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佛教協會領導。

2.加強教職人員隊伍建設。為解決市基督教三自愛國會教職力量薄弱的問題,我市“三自”引進一名南京金陵神學院畢業的教職人員;針對市佛教教職人員不足的實際情況,市佛教協會從蘇州靈岩山佛學院、蘇州寒山寺引進畢業生10名,同時也送出幾名年輕僧人到佛學院求學;並選派人員參加蘇州組織的寺觀教堂、固定處所負責人培訓,抓好宗教教職人員的外出學習培訓工作。

3.改善教職人員福利。我市寺廟經濟狀況逐年好轉,僧人、職工的工作強度也在不斷增強,參照周邊縣市寺院的情況,對寺院僧人的基本生活費和職工基本生活費補貼都作了適當調整,改善了了他們的福利待遇;市基督教教職人員的工資福利也得到了改善。

4.協助顏港天主堂開堂。10月13日上午,常熟市顏港街的顏港天主堂舉行開堂儀式。儀式由常熟市顏港天主堂薛建剛神甫主持,約1000餘人參加。市政協副主席、市委統戰部部長張生元、蘇州市民宗局副局長周遠哲、市民宗局局長曹國良、副局長衛欣及天主教蘇州教區主教徐宏根等宗教界人士應邀出席。

(二)場所建設管理規範。服務和諧發展,首先要從建設和諧宗教活動場所開始。因為,依法開放的場所不僅是信教民眾開展宗教、文化、社會活動物質載體,也是他們表達宗教感情的精神家園。

1.加強鄉鎮活動場所的指導。我市5處位於鄉鎮的原佛教活動點升格為佛教寺廟後,市佛教協會出台了《關於佛教活動點升格為寺院後的管理意見》,向五個升格寺廟各選派了3名僧人,注入一定啟動資金、統一配備車輛。選派僧人到達各寺廟後,著手成立場所管理小組,協調與當地政府、信教民眾、原班子成員、市佛教協會等方方面面的關係,落實七項管理制度,提高規範管理場所水平。

2.協調規範管理。3月30日,在興福寺召開了全市宗教活動場所管理工作會議。會議對如何進一步加強宗教活動場所管理工作作出了部署。

3.平安度過香訊。市政府專題組織召開了春節和三月三香汛協調會。香訊前,我局召開了3次有關人員會議,並多次組織人員前往重點寺廟檢查安全工作。市佛教協會也積極組織力量對鄉鎮的香汛工作加強指導。在相關單位的大力協助下,今年我市各佛教活動場所在香汛期間,未發生任何事故。

4.建設平安場所。為貫徹落實上級關於對宗教活動場所開展安全檢查的緊急通知,確保我市宗教領域的安全穩定,8月22日,我局發文對全市宗教活動場所進行一次安全大檢查。各宗教活動場所進行自查,各鎮場、招商城組織派出所、用電、安監等部門對轄區內的宗教活動場所進行拉網式排查,並進行整改,市民宗局會同消防、安監等部門對各宗教活動場所進行全面檢查;藏海寺大殿進行了修繕,減少了安全隱患;市佛教協會邀請消防中隊的官兵指導,在興福寺舉行了消防培訓、消防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