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畜牧局2024年工作總結及2024年工作打算

XX年以來,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精心指導下,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和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以發展現代畜牧業為目標,狠抓各項工作落實,實現了畜牧業數量、質量、效益的同步增長,較好地完成了我市畜牧工作XX各項目標任務。按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一)畜牧業生產發展勢頭良好

一是畜牧經濟指標實現預定目標。預計XX年全市豬、牛、羊、禽、兔出欄分別為140萬頭、4.76萬頭、73萬隻、XX萬隻和1607萬隻,分別同比增長5、27、1、16和8,;肉、蛋、奶產量分別為18.1萬噸、2.7萬噸和6557噸,分別同比增長26、18和8;畜牧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4840萬元。我市畜牧經濟指標實現時間與任務同步,預計××畜牧經濟主要指標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部分指標將超半年任務。

二是畜牧業重大項目建設進展順利。XX年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項目年,畜牧業推進“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肉牛基地建設、10萬頭優質肉豬科技示範建設、規模畜禽養殖場污染治理示範建設、生豬良繁體系建設和肉蛋雞養殖小區建設”等6個重大項目建設,計畫總投資31160萬元(其中政府投入2649萬元),現已全部實現開工,目前項目工程形象進度達到60—85,完成投資22250萬元,占年度任務的71。

三是畜禽標準化規模生產順利實施。通過積極扶持大力發展以適度規模為主的畜禽養殖,××主要畜禽規模養殖達到32,同比增加12個百分點;年初建立的20個涵蓋生豬、肉牛、黑山羊、肉兔、肉土雞、蛋雞、白鵝和奶牛等養殖品種的畜禽標準化示範場(小區),目前進度良好,規模畜禽養殖場(小區)備案面達到100,帶動和推進了全市標準化生產進程。

四是優勢特色畜牧業迅速發展。年初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種養結合、適度規模”的原則,積極扶持大力發展以適度規模養殖為主的生豬、肉牛、蛋雞、肉雞和肉兔等優勢特色畜牧業,全市建立了20個畜禽養殖小區(“一村一品”村),扶持發展畜禽規模養殖戶XX戶(其中年出欄50頭以上生豬規模養殖戶1300戶),以榮縣樂德、東興、大安區廟壩、牛佛、自流井區仲權、富順縣騎龍等鄉鎮為代表的肉牛業、以富順縣萬壽鎮桂林村、榮縣望佳鎮品山村、貢井區章佳鎮靛坑村等“一村一品”村為代表的肉兔養殖業、以榮縣望佳鎮、沿灘區永安鎮、大安區大山鋪鎮等鄉鎮為代表的蛋雞養殖、以自流井區農團鄉、貢井區橋頭鎮等鄉鎮為代表的仿土肉雞養殖業快速發展。

五是畜禽品改穩步推進。一是優質肉豬比重增加,生豬品改得到推進。依託生豬良種補貼、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生豬調出大縣獎勵等項目,大力推進公豬換種,恢復和組建人工授精站點推廣實施生豬人工授精,同時抓住時機指導農戶和種豬養殖場戶淘汰老弱劣質母豬,大力選留優質二雜母豬,推廣以洋三雜為主的生豬品改,二季度末全市種公豬存欄863頭,人工授精站27個,存欄外二雜母豬3.69萬頭,出欄外三雜肉豬45萬頭,洋三雜麵達到了32,比去年同期增長了6個百分點。二是肉羊生產上,著力發展××黑山羊。狠抓××黑山羊原種場建設和以適度規模養羊為主的黑山羊基地建設,××黑山羊的良種面達到了80。三是推進小家禽畜品改。結合養殖小區或“一村一品”村建設,扶持建立了一批肉兔父母代種兔場、擴繁場(基地),促進了肉兔血緣的更新;家禽上大力推廣了海南灰蛋雞、尼克白蛋雞、櫻桃谷鴨、奧白星肉鴨、四川白鵝等優良品種,提高了禽類生產能力。

六是產業化經營進一步深化。今年××我市加強了基層畜牧專合組織建設,全市各類農村畜牧專合組織達到29個,同比增加了10個,畜牧業組織化程度得到進一步提高;創新產業化經營機制,推行“龍頭企業 基地 專合組織 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實現了龍頭企業與養殖戶利益聯結與分享的突破,如榮縣新星源公司已簽訂定單戶1萬戶,正實施10萬頭優質肉豬基地建設;扶持培育畜牧專業交易市場8家,促進了畜禽及其產品的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