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環保局2024年工作總結

倉山區環境保護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的有效監督下,在省環保廳、市環保局的支持指導下,堅持以鄧--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思想,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根據年初制定的工作思路,認真組織開展了建設項目環保審批、主要污染物減排和禁煤、閩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環保專項行動、污染控制、宣傳教育、環境監測、環境監察等工作。現將XX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黨建、廉政建設、機關效能建設、政務公開和政風行風工作

(一)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

根據區委的統一部署,在區委學習實踐活動第三指導檢查組的有力指導下,組織局機關和直屬單位全體黨員幹部,按照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總體要求,結合環保部門實際,緊緊圍繞“實施污染減排,保障環境安全”的實踐主題和載體,堅持以解放思想為動力,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以解決突出的環境問題為落腳點,以讓人民民眾滿意為最高標準,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順利完成各階段各環節工作,基本達到“黨員幹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民眾得實惠”的預期目的。

(二)廉政建設

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和黨員幹部黨性黨風和廉政教育,組織黨員幹部認真學習上級有關檔案,制定了《倉山區環保局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度規定》,切實增強了黨員幹部廉潔自律和自覺性,全體黨員幹部沒有發生不廉政行為。領導班子嚴於律己,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三)機關效能建設

加強機關效能建設,提高黨員幹部的服務質量和辦事效率,制定了《倉山區環保局行政效能檢查工作實施辦法》,並經常在局內部進行自我監督檢查,重點查上下班在崗情況,查工作作風、工作效率情況,對查到的問題進行嚴肅處理,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促進了機關作風的改變。

(四)政務公開和政風行風工作

進一步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增加透明度,搞好“陽光工程”。一是嚴格執行公示制,在幹部入黨、幹部選拔任用、職稱評聘、重大財務支出等方面都進行公示,讓大家評議。二是重大問題做好集體決策,以示公平。

我們不斷健全了一系列適應政風行風評議工作的規章制度,將各項工作納入制度管理,遵循制度辦事。我局重新調整聘請了區人大、政協、紀檢監察機關、鄉鎮企業辦主任、街道城管辦主任及企業負責人作為民主行風評議監督員,定期召開各種形式座談會,廣泛徵求社會各界對我局行風評議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局領導經常走訪各企業單位,上門徵求意見,對提出意見和建議採取定責任人、定整改時限、實行邊整邊改。

二、建設項目環保審批工作

嚴格按照《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方針,嚴把項目準入關,嚴格實行總量控制原則,對高污染行業、選址不合適的、超出總量控制的項目堅決不予審批;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及環保“三同時”制度。XX年1—10月共審批建設項目135項,其中,編制報告表的有100項,填報登記表的有35項,環境影響評價執行率100%,應執行“三同時”項目50家,“三同時”執行率為100%。

三、主要污染物減排和禁煤工作

根據我區污染源普查結果,我區造紙行業gdp占全區1.7%,但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占全區工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76%,區政府下定決心,從去年至今年關閉取締了15家造紙廠,使我區cod排放量減排1049噸,占62.9%;二氧化硫排放量減排172.41噸,占30%,使我區提前超額完成了市政府下達的“xx”期間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XX年度市政府以榕政綜[XX]36號文,下達倉山區範圍內全部禁止使用高污染燃料,並要求今年6月30日完成工業企業鍋爐改造和拆除工作,並將其作為今年市政府對倉山區績效考評中環境質量考評主要依據。區政府非常重視,指定區環保局和區環保協會聯合開展“禁煤”工作調研。我局分別以倉環保[XX]52、63號文將調研情況上報區政府。據調查顯示,倉山區轄區內有184家燃煤鍋爐和窯爐,其中市局監管企業有20家,區屬企業164家,年gdp41.7億元,職工1.2萬人。在實施煤改氣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