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縣教育局電教館工作總結

依託網路優勢 促進教育信息化發展

――xx縣教育局電教館 XX 年工作總結

一年來,全縣電化教育工作在上級行政主管部門和業務部門的正確領導和指導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國家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工程項目管理和三種模式套用、研究為重點,以網路建設和資源建設為主線,重點加強對全縣信息技術教育工作的總結、評估和縣、鄉教師資源中心的建設,狠抓電教網路隊伍建設,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積極開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為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依託xx教育信息網,提高教育系統的辦公工作效率

教育信息網的開通,使全縣廣大師生能在第一時間掌握教育局及各科室的工作動態和最新的教育信息,對宣傳教育、溝通信息、政務公開、民主監督起到了積極地推動作用;電子政務是教育系統內部的網路辦公平台,用戶由局領導、局機關各室站、各聯校、各中學以及縣直各學校組成。各基層用戶設專人負責每天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嚴格按教育局規定的每天上午、下午的上、下班時間,4次查看當日最新信息,確保獲取信息的時效性和準確性,準確把握教育局的工作動態,使各項工作及時、有序的開展。目前,教育局下發各種檔案、公函、通知全部是通過電子政務平台向各用戶傳達的,不再向各基層單位和學校下發紙質檔案、通知等。各用戶上報的各種資料信息也通過電子政務或專用ftp伺服器來完成,完全實現了全縣教育系統內部辦公的網路化、信息化,使信息傳遞變得更加及時、便利。截止目前,下發各類檔案、通知、數據1815次,教育信息網總訪問量54209人次,總瀏覽量97552人次,為全縣教育管理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視頻會議系統實現了各用戶間的視頻和語音雙向傳輸,覆蓋了所有的縣直學校、鄉鎮國中學校、各聯校以及鄉鎮中心國小,視頻會議系統農村國小覆蓋率達到42%,教師覆蓋率達到80%以上。從XX年4月份開始運行至今,利用視頻會議系統共召開各類會議80餘次,未經局長批准,不允許召集基層學校人員回局裡集中開會。通過教育信息網、電子政務和視頻會議系統的運行,教育局的管理效能延伸到了最基層的學校,使偏遠地區的師生及時了解和掌握教育信息,隨時就地對教師進行業務能力培訓,實現了校際之間的網路教學研究和課題交流。相比以往的會議模式和教師培訓,無論從通訊費、紙張印刷費、差旅費、招待費、培訓費、誤工費等,大量節省了教育系統內部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極大地節約了管理運行成本,提高了信息技術設備的使用效率,突出了教育信息化的套用成效。

二、依託視頻會議系統,開展網路環境下的教育研究

從上學期開始,縣教研室利用視頻會議系統在每周三、每周四下午開展了教研大講堂網路教研活動,組織縣學科教研員和部分省、市教學能手及縣學科中心指導組成員,分別就中國小校本研修、聯片教研、各學科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困惑進行答疑解難,為全縣的教師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專業引領、學習與提高的機會,為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提供了許多切實可行的具體方法、措施。本學期,縣教研室舉辦的XX年中考試題分析視頻講座,各學科教研員根據學科標準及考試科目說明要求,結合教材特點及全縣各校教學實際,對今年的中考試題以及學科教學進行了系統的分析指導、研討交流。這在過去只能集中面對九年級教師,如今,通過網路視頻,全縣各中學所有年級教師都能直接受益。由於講座內容準備充分,與教學、教材緊密結合,針對性強,通過網路視頻交流,大家對教學中出現的相關問題得到深入探討,其相關知識也得到擴充,知識點更加明晰和準確。

開展網路教研,使教研中心下移,為教師帶來了便利和實惠,教研的深度和廣度得到拓展,基層教師不出校門就能聽到同仁的觀點和建議,不遠程跋涉就能進行交流互動式的教學研究,為提高全縣教師的專業素質起到了積極而有效的推動作用。一年來,就利用視頻會議系統進行了11次教師培訓和61網路教研,客群教師達到了28756餘人次,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以xx教育網和視頻會議系統為平台的遠程教育培訓,打破了地域狹隘、人員集中、管理繁瑣、培訓空間上的限制,促進了全縣各級各類教育管理機構和教師的網路辦公和網上交流,使教師省時、省力又省錢,即可接受各種培訓,使網路環境下的教學研究、教師培訓和校際交流成為現實,形成了良好的套用氛圍。

7月10日至15日,利用視頻會議系統進行了為期六天的全縣中國小教師全員培訓,全縣68個培訓點的2554名教師同步參與了這次培訓。培訓內容涉及師德建設、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套用、教師課堂教學技能指導、教師繼續教育等內容。有關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套用,聘請了市電教館網路中心副主任xx做了《部落格專題學習網站與教師的專業成長》和《遠程教育資源介紹、套用及課程整合案例分析》的專題講座,縣電教館xx老師做了題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專題講座,xx中學的xx老師、xx聯校xx國小的xx老師分別做了題為《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套用》和《信息技術在作文教學中的套用》專題講座,從不同的視角和觀點闡述了信息技術在教師專業成長、課程整合和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套用,為教師詮釋了一種全新的教育思維、觀念、理念。整個培訓過程,組織嚴密,管理嚴謹,不僅各培訓點有專人負責,而且,縣教育局在各鄉鎮派出督查人員具體督查每天的出勤、簽到以及培訓情況,縣電教館利用視頻對各點的培訓情況進行現場監督,對整個培訓講座進行全程錄像,便於教師隨時調用學習,確保每次的培訓紮實有效、不走過場。由於採用了視頻會議系統進行培訓,不僅縮短了培訓的時間,擴大了培訓覆蓋面,而且避免了教師大規模集中培訓帶來的不便,使全員培訓變得快捷、便利,達到了預期的培訓效果。

三、加強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研究,建立中國小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試題庫,把信息技術學科考試納入全縣統考範圍。

1、為了能更好的在中國小開展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出台了《關於規範中國小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通知》,將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納入必修課,排入學校和班級總課程表。

2、在XX年籌建的信息技術學科教研組的基礎上,重新修改並擴大了信息技術學科教研組成員,新的信息技術學科教研組由3名電教館人員、1名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師、3名國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師和3名國小信息技術學科教師組成,教研組人員經常深入教學一線,研討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探索信息技術教學模式,聽課、評課,為xx縣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進一步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今年,xx中學的xx,xx中學的xx獲xx市“信息技術教學能手”稱號,xx中學的xx老師在全省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研討會上,代表xx市進行公開課教學,受到與會領導和廣大教師的好評。

3、統一了中國小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計畫和教學目標,並從XX年開始,所有初級中學信息技術學科利用智博考試系統,納入全縣統考範圍,每學期統考一次,統考成績記入學生髮展檔案,並作為衡量各校信息技術學科教學開展效果的重要指標。同時,利用兩年的時間完成了國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試題庫的建設任務,使國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逐步走上正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