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工作總結範文

今年8月,省政協召開“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資政會,為解決新農村建設中出現的問題提建設性意見。省政協有關參加單位、專委會、界別和政協委員圍繞新農村建設進行深入調研,各抒己見,圍繞新農村建設中一些趨勢性問題認真研討。

一、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問題

農村改革三十多年來,經濟逐步繁榮,社會不斷進步,但農村環境衛生問題卻比較突出,人口資源環境委員在調研中發現,除少數村鎮發生了顯著變化,剩餘大部分農村環境衛生髒亂差現象仍比較普遍。出現這樣的問題,有以下幾點原因,一是農村生活污染不斷加劇。持續增加的農村生活垃圾,大部分未經處理就隨意傾倒排放,日積月累,垃圾越堆越多。二是農業面源污染不容忽視。當前,農業生產中化肥、農藥有效利用率僅為30%左右,絕大部分經多種途徑進入空氣、土壤和水體。三是畜禽養殖污染日益加重,已成為農村環境惡化的重要污染源。四是農村工礦污染問題凸顯,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企業正向農村加速轉移,給農村環境帶來嚴重危害。五是農村飲用水安全難以保障,全省仍有一千多萬農村人口面臨飲用水環境安全問題。

當前農村環境問題的產生,是多種因素長期累積的結果,根源在於發展不足或發展不當。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建議,一、將農村清潔工程列為省政府民生工程。建議各級黨委、政府以新農村建設和中央強力推進農村環保工作為契機,進一步重視抓好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將農村清潔工程納入各級政府民生工程,建立和完善相應的工作推進機制,採取切實有效措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二、應堅持規劃先行,研究制定農村環境保護規劃,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對農村環境整治投入力度。要加快我省農村環保地方立法進程,制定和完善畜禽水產養殖污染控制、農村生活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規及相關標準、技術規範和管理規章。

二、增強支農項目實效

目前我省新農村建設正在有序推進,星火計畫、科技扶貧、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糧食豐產科技工程、農業科技園區等政策和項目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支農項目的科學性和實效性應引起高度重視。

少數項目在具體設計和實施過程中,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一味強調建設規模,縮短實施年限,超出現實條件和能力,使得少數項目組織實施的時間過短、規模過大、任務過重,難以真正落實到位。譬如示範區建設,一般現在設計的項目年限均在2年左右,有的僅僅1年時間,在短短的一年內,要達到很大的規模,又要實現高產創建的目標,難度太大。

項目論證不充分。調研中發現,少數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全靠政府推動,農民積極性不高,參與度不夠。如我省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實施過程中,在推廣秸稈腐熟劑產品時,政府花費大量的資金購買了大量的秸稈腐熟劑發給各個項目縣套用,可實際上卻沒有地方使用。原因是腐熟時間過長,不切實際,農民不接受,從而造成項目資金浪費,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

農業項目計畫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是實現項目實效性的前提,項目計畫的效益是最大的效益。民進安徽省委員會建議,在項目設計方面,應追求項目科學性、實效性的統一,改變目前重財務分析,輕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做法,將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的指標和方法納入設計範疇;在項目論證分析方面,應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

三、建設農技推廣體系

我省現行農業技術推廣體制是在長期計畫經濟體制下逐漸形成的,儘管近年來農業技術推廣體製做了相應的調整和改革,但還存在與市場經濟體制不相適應的問題。

改變觀念是先導,應以新的理念指導農業技術推廣。一是從農業技術推廣向農業技術服務理念轉變,變單純產中技術指導為農業綜合諮詢服務,使農技推廣機構逐步轉為一種農業綜合諮詢服務組織;二是從產中技術推廣向產前、產中、產後全過程服務的理念轉變;三是樹立技術推廣平台理念,充分發揮多元技術推廣主體的積極性;四是建立多元化扶持理念,政府對農業技術推廣給予項目、資金、金融和稅收等多渠道扶持政策。

要適應市場經濟要求,完善多層次、多元化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應創新政府主導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把政府的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執法行政職能和公益型服務職能分離。公益性技術服務應當是政府綜合技術推廣的主體任務,一些經營性或準公益性農業技術推廣,由政府委託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等服務組織進行。

應大力發展市場型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制定優惠政策積極引導龍頭企業、中介組織廣泛參與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龍頭企業具有農業技術推廣資金和市場優勢,應鼓勵龍頭企業以多種形式向農民推廣技術、回收產品,通過產後的加工和銷售服務,帶動廣大農戶實現增收。同時,要加強龍頭企業與農業科研、教育、推广部門的合作,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

四、發展新型農合組織

加快發展我省新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是推進新農村建設重要而有效的途徑。據統計,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已登記農民專業合作社5077戶,註冊成員4.1萬人,帶動農戶400多萬戶,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農戶比未參加者年均增收22%。專業合作社的生產經營覆蓋了農作物、家禽家畜、水產品等主要傳統特色產業的流通、購銷、加工和技術服務,形成了農村能人(大戶)創辦型(約占全省合作社總數的60%),龍頭企業帶動型(約占10%),政府涉農部門牽頭型(約占25%),有關社會經濟組織領辦型和跨村合作聯合辦社型(約占5%)等多類型合作、多形式發展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