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縣教育局局長工作總結

2010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一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教育部門的有力指導下,全縣教育工作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針,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創新和發展的工作思路,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深化改革、加大投入,科學布局、提高質量,進一步加快了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步伐,政府惠民工程圓滿完成,“兩基”水平不斷鞏固,學校布局調整有序推進,基礎教育質量穩步提高,高考取得歷史性突破,教育事業得到了長足的進步。

一、以班子建設為基礎,齊心協力,提高教育工作水平

當前,教育是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中央和省、市、縣相繼出台了一系列優先發展教育的重大舉措:xx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的“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發展要求;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也提出了要大力辦好農村教育事業的總體要求,同時也提出,要實現農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的歷史性任務。這是對農村教育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和今年召開的全省教育工作會議也就教育又好又快地發展提出了明確指示。2010年,全縣三級幹部會議上,王縣長提出:我縣將突出實施“六大”民生工程,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教育均衡發展工程。多年的工作實踐使我深刻體會到,要提高工作水平,樹立良好的教育形象,必須以班子建設為突破口,齊心協力,形成合力,多幹事,乾實事,出成績,出效益。

首先是著眼於建設團結協作、戰鬥力強的領導班子。只有努力提高每個班子成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才能對工作高瞻遠矚,駕馭全局。教育局領導班子現有成員7人,大家分工明確,協調配合,工作中團結一致,作風務實,凡要求下面職工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絕對不做,大家時時處處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事業為己任,以創建“廉潔高效、務實求真”的領導班子為目標,取得了明顯成效。

其次是實現管理的規範化、制度化、服務化,努力創建“學習型、服務型、落實型”機關新形象。根據省、市、縣精神,教育局機關繼續開展了以改進機關作風、最佳化政務環境,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為主要內容的一系列活動,始終堅持“教育局機關工作人員十不準”要求,通過活動,全局工作人員的工作意識和紀律觀念得到了明顯增強,學習理論的自覺性有了明顯的提高,更加牢固地樹立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意識,更加明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事業的目標。

第三是進一步完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機制,積極推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根據縣委、縣政府《關於深入開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的實施意見》的要求,縣教育局深入紮實地開展了政風行風民主評議活動,成立了工作領導組,制定了《縣教育局關於開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的實施方案》,召開了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動員大會,舉辦了聽證對話會,建立了有效的監督機制,突出抓了規範收費行為、完善校務公開、師德師風建設、加強內部管理等四項重點工作,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局機關的崗位責任制、首辦負責制、行政首長問責制、限時辦結制、服務承諾制、工作流程圖、行政不作為和過錯追究制等一系列規章制度,進一步形成了“廉潔高效,務實求真,服務大局,爭創一流”的機關作風,體現出了傳播先進文化、推進教育改革和社會進步的時代特徵。

第四是認真開展了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教育各級成立了治理商業賄賂領導組,制定下發了《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實施方案》,面向社會公布了縣教育局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的舉報電話,接受全社會的監督,和各學校校長簽訂了收費工作承諾書,在實施過程中,把專項治理工作與糾風工作相結合,努力為民眾辦實事,解決實際困難,確保了專項治理工作取得成效。

二、以創新發展為目標,紮實工作,增強教育發展後勁

首先,通過加大投入,進一步提高了全縣“普九”水平。

一是教育經費實現了“三個增長”。2010年財政對教育的撥款19666萬元,比上年的14779萬元增長33.07%;財政經常性收入29330萬元,比上年的28654萬元增長2.36%。全縣生均教育事業費4050元,比上年的3253元增長797元;小學生均公用經費404元,比上年267元增長137元;國中生均公用經費584元,比上年的368元增長216元。

二是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改革不斷深入,保障範圍逐步擴大。2010年,全縣安排中國小公用經費總額為2061.14萬元(其中中央補助公用經費876.88萬元,省補助292.32萬元,市補助105.66萬元,上級轉移支付資金482萬元,縣財政安排304.18萬元,農村國小、中學、縣城國小、中學的基本標準每生每年分別為354元、534元、470元、652元);安排校舍維修改造資金為211萬元(其中中央147萬元,省級64萬元);2010年春秋兩季,全縣中國小免費提供教科書總額為5699955.64元;全年補助寄宿生生活費80萬元,補助人數1111人(國小133人,國中978人)。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住宿費61萬元。

三是關注社會弱勢群體,努力促進教育公平,積極為貧困家庭學生提供救助。救助殘疾學生25名,金額近4萬元。繼續對全縣所有孤兒學生進行學習和生活救助,使每個孤兒享受從國小到高中12年全免費教育,免費總金額為20萬元。2010年,不斷加大對接受高中階段教育的困難家庭學生資助力度。先後有興大高中助學工程、省彩票基金助學行動、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縣關工委助學行動、縣政協育才濟困基金會助學行動對全縣困難家庭高中學生進行學業救助,受惠學生570人次,資助金額8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