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疊彩山

木龍洞 在疊彩山東麓,高4米,寬2~3米,長10米,面積40平方米,南北穿透。西鄰明月峰僅數十米,南去伏波山約1公里,是龍珠路與驛前街必由之路。相傳洞口原有盤曲的古樹,洪水突漲時化龍入海,這個洞被叫作木龍洞。明天啟間(1621~1627),督學曹學 做了兩條木龍,懸於洞頂,早廢。疊彩山有通往木龍洞的路,明周進隆《再題疊彩山》詩,“重巒疊峰瞰江流,空明一徑通人游”,道出了木龍洞的特點,木龍洞踞山臨江,洞北約20米處,在一塊巨大的蛤蟆石上,建有一座喇嘛古塔。宋譚舜臣《木龍洞遊覽題名》:“嘉祜癸卯(1063)寒食旬休,譚舜臣攜累累石門,下臨江岩,參唐代佛塔,覽風帆、沙鳥、江山之勝,此為最焉,遂舟過虞山。”據此,塔為唐代所建,是廣西最古的石塔之一。

寶積山 舊名臥龍山,在疊彩區政府西北。與疊彩的四望山隔中山北路相對峙,海拔208米,相對高度58米,長350米,寬120米。山體面積7.75公頃,呈蟠龍狀。北宋前,城池北門建在寶積與四望山間,山上築有城牆,“城壁峻悄,皆斬崖火之”,有“鐵封雲鎖“之譽。元代在山上建武侯祠,通稱孔明台,寶積山也被稱作孔明台,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移至南麓,清康熙間又重建於山頂。後毀於抗日戰爭烽火。山北有寶積岩、華景洞、華景塘。華景洞附近曾建有岩光亭、鐵佛寺。洞深5、6丈,平坦敞朗,曲折深幽,可達孔明台。登台遠望,前後左右為華景塘、桂湖、灕江、八角塘所拱,四周則觀音、鸚鵡、疊彩、獨秀、騮馬、老人諸山環繞,北面峰巒常為嵐氣凝集,雨後初霧,紫霧籠山,景色獨麗,有“桂嶺晴嵐”之稱。唐宋時已成游賞勝地,壁間有宋明以來石刻10餘件。1979年5月,在寶積岩內發現距今約3萬年前人牙化石兩枚、動物化石和打制石器等。寶積山不僅是旅遊勝地,也是文物薈萃之地。

寶積岩洞穴遺址 位於市區中山北路寶積山山腹。洞口呈三角形,為單斜岩層構成,向南距地面7-8米。岩洞面積968平方米。主洞之外,有支洞數個。本世紀70年代開始,洞內就不斷發現原始文化遺蹟和遺物。經過1979年發掘,推定為舊石器時代晚期洞穴遺址,距今約三萬年。

華景洞 在寶積山北扉,高5米,寬17米,深50米,面積約850平方米。《廣西通志》:雲“(在)華景山下,岩誹東向,空明軒豁,有穴直通山後。由石徑循雉堞南行,竟達武侯祠。”清查禮在遊記中寫道:“洞口高約十五六尺,廣五十尺,洞中平坦軒豁,後有二個竇,一竇右折,黑暗不可下;一竇左鏇通光,漸上漸高,長百五十尺,出洞有飛雲台,台廣三十尺,外為石欄,憑欄則城西諸山,歷歷在目。”唐元晦在洞前建岩光亭交題詩,“石靜如開鏡,山高若聳蓮:筍竿抽玉管,花蔓綴金鈿”。明清時建鐵佛寺,毀於火,光緒間重修,並鑄大鐵佛一尊。洞壁詩刻多件。現封閉以培植食用菌。

華景塘 在寶積山下華景洞前,寬120米,長60米,水面面積約7200平方米。明《桂勝》載:“橫塘深廣,晨飄霞綺,夕麗金波,得水而觀益增。故唐元常侍晦建亭一,曰‘岩光’,以岩指水而寫光也。”說明自唐以來得到名士、遊人的青睞。塘畔遍植榴花,水光花色交相輝映,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