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太陽島又一導遊詞

太 陽 島 我們接下來要參觀的就是哈爾濱最負盛名的一個景點——太陽島。不過現在說起太陽島,外地人也好,哈爾濱當地的人也好,最最懷念的,還是早年的那個太陽島。 幾百年以前,在哈爾濱還是一個小漁村時,這裡就水源充沛,漁產豐厚。滾滾流經的松花江,在北岸圍成一片不小的沙洲,由丘陵、沼澤、草原、葦塘、灌木組成的這片原始荒原,內有縱橫交錯的旱河,每當春夏季節,芳草茂盛,灌木叢生,山花野草,伴著清脆鳥鳴,一派自然風光。這就是沉睡了幾千年而後被人們日漸關注的早年的太陽島。 那時,做為江中的一個小島,並沒有居民在島上居住。因為太陽島附近盛產鯿花魚,漁民們自然會時常來這裡打魚,偶爾也會到島上曬魚網。魚汛期,頂多會有幾戶人家在這裡搭個小馬架,住上三天五夜。據傳說,太陽島江面曾是一個官魚場,每到捕魚旺季,江面就出現了繁忙的捕魚景象,漁船插有小旗,旗色各不相同。白天,大小漁船布滿江面,夜間,岸邊的漁船排列如織,漁民聚集到這裡過夜,頗有漁家生活的味道。 太陽島最早的史料記載要追溯到300多年前,早在公元1683年,太陽島一帶就曾經被清朝時的康熙帝國作為水師營地開發利用過。不過,那時的太陽島並非只是這片小沙灘,它還包括與這片沙灘相鄰的一片原始荒原。在清代,太陽島是由黑龍江呼蘭副都統管轄,當時,這裡生產貢珠、貢魚,曾被清廷封禁200餘年。 據黑龍江航運史料記載,為抵禦外敵,康熙皇帝從南到北建立水師。黑龍江省地處東北要塞,外力的騷擾相當頻繁,康熙皇帝決定在黑龍江建立水師,這個水師統轄齊齊哈爾、巴彥、松花江、呼蘭四個水師營。這四個水師營分別活動在黑龍江、松花江和嫩江流域,其中,呼蘭水師營的營地就在太陽島一帶,歸呼蘭府管屬,指揮權直接歸黑龍江水師。從軍事力量說,呼蘭水師營屬中等規模的一個水師營,共有水師兵丁180多人,比齊齊哈爾水師營的人數少得多。但這個水師營訓練有素,裝備精良,作戰十分勇敢,深得朝廷的讚賞,那時,除了呼蘭是府縣的所在地外,太陽島四周都是十分貧窮的漁村。而太陽島因為是水師營的營地,艦船來來往往,軍人進進出出,顯得十分熱鬧。 康熙二十八年(1690年),為了平息外力的入侵,呼蘭水師營奉命從太陽島出發,開著艦船順松花江而下,入黑龍江後溯流而上,攻打當時經常稱霸一方、經常掠奪我邊民財產、騷擾我國北方邊境的雅克薩人。這一役大獲全勝,一舉攻克了雅克薩人的省府克薩城堡。呼蘭水師營的營地也聲名鵲起。這可以說是太陽島最早的繁榮。 那么到了清朝後期,清政府變得腐朽而無能,尤其在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後,沙俄威逼利誘清政府與之簽訂了所謂的《中俄禦敵互相援助條約》,這個條約的簽訂使沙俄取得了在中國東省境內修築鐵路的合法權利。1898年,沙俄的鐵路工程局開進了松花江邊的這個小漁村,開始修築中東鐵路,隨著中東鐵路的修建,這個小漁村變成了我們今天所在的城市 ——哈爾濱。隨著中東鐵路的建設,大量的俄羅斯人湧入了哈爾濱,當時太陽島上灌木叢生,十分幽靜,一些俄羅斯青年男女發現了這一遠離喧囂的“世外桃源”,紛紛在休閒時間來到這裡,伴著江風與綠草、樹蔭談情示愛。漸漸的,這裡竟成了俄羅斯男女幽會野浴的場所。據記載,當時的特區水上警察,還以有傷風化為由進行過取締,但是島上灌木叢生,地勢起伏不平,處處可以藏身,加上俄羅斯僑民大都精通水性,水上警察也無可奈何。取締不但未見成效,到太陽島野浴的人反而越來越多,後來逐步發展成為盛夏季節遊人游泳避暑的旅遊勝地。俄僑男女爭往這片小島沐浴、戲水,並有賣飲料食品的涼棚。人們喝著啤酒,唱著俄羅斯民歌,如醉如痴的體驗著異國的鄉野情趣。正因為太陽島景色宜人,再加上商業等服務設施相繼建成,越來越多的各國僑民到太陽島建別墅 ,等一下我們到了島上之後所看到的歐式建築便都是那時留下的。 隨著遊人增多,太陽島成為人們進行豐富水上運動的場所。早在上世紀20年代,俄國人就開始在太陽島和松花江南岸之間進行帆船比賽、單人划艇比賽等水上運動,尤其帆船比賽成為松花江上夏日一景。

$哈爾濱極地館導遊詞 ·牡丹江雪堡導遊詞 ·大興安嶺導遊詞 ·漠河導遊詞$

當時剛剛在歐美興起的摩托艇滑水運動也迅速傳入哈爾濱,在太陽島畔,經常可以看見俄國姑娘乘摩托艇滑水衝浪的景觀。到上世紀30年代,夏天每逢節假日,到太陽島野浴的人已達萬人之多。 夏季出入太陽島,沒般不行,出租舢板般便是當時很好的謀生手段。而到了冬季,人拉的冰爬犁是當時出入太陽島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乘坐在冰爬犁上前往太陽島度假不僅是當時最時尚的事,更是乘坐者身份的一種象徵。那么坐著爬犁,聽著耳邊呼嘯而過的寒風,馳騁在冰凍的江面上奔向太陽島,僅過程來說便是一種別樣的情趣。那么俗話說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俄羅斯人在哈爾濱只不過停留了二十多年的光景,但他們在給哈爾濱人留下的遺物中,卻多了一種浪漫的“小資” 情調。於是,在俄國勢力從哈爾濱消退之後,儘管這裡又經歷了諸如戰爭、自然災害、文化大革命等等的浩劫,但是,這裡的人們卻從沒有忘記在節假日的時候,帶上麵包、紅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