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嶽廟導遊詞

[峻極門]

峻極門又名將軍門,是中嶽廟的中心院落的大門,重修於清乾隆年間。面闊5間,進深6架,歇山式屋頂,琉璃瓦蓋頂,系清代典型的宮式建築。中門兩側,塑有兩尊高5米、腰圍4.8米的手執金斧的威武守門將軍神像,故又稱將軍門。

[嵩高峻極坊]

嵩高峻極坊位於峻極門之北14米處,因坊後即是中嶽嵩山供奉岳神的中嶽大殿,故又稱迎神門,此坊為四柱三樓式建築,黃瓦蓋頂,系清代建築之精品。額上題“嵩高峻極”四字,傳說為康熙帝御書。

[中嶽大殿]

中嶽大殿位於拜台北面,建於高約3米的大月台上,此殿的建築與北京故宮的太和殿相似,面闊9間,進深5間,面積約920平方米,重檐黃瓦,高大雄偉。殿內裝有天花板並飾有彩色繪畫以及盤龍藻井,相傳是用柏樹根雕刻而成,工藝精緻,巧奪天工。殿內神龕中央坐橡是武則天加封的中嶽大帝天中王,像高5米多,姿態雄偉。侍臣、仙童左右分立。神龕外兩側,塑有身穿盔甲,手執金瓜斧,高約6米的鎮殿將軍方碧和方相,雄偉莊重。

[拜台]

拜台即填台,磚石砌造,邊長10.97米,高1.32米。俗稱填台,為奠台或拜台。建於中嶽大殿前的中軸線上。

[東西廊房]

中嶽大殿兩側的東西廊房,與峻極門構成一座長方形的庭院,其面積約有5000平方米,是嵩山地區僅有的一處迴廊式古典建築。廊內供奉七十二司、八大朝臣、十殿閻君塑像。

[寢殿]

寢殿位於中嶽大殿之後,是天中王及天靈妃的寢宮,建制七間,歇山式建築,黃色琉璃瓦蓋頂,莊麗雄偉,僅次於大殿。正中供天中王與天靈妃塑像,侍女分立左右,兩端的神龕內,雕刻精緻的龍鳳榻上,天中王睡著,天靈妃陪坐榻旁,人稱“睡爺爺,坐奶奶”。 神龕外有太監塑像。殿前月台上有日月碑分列左右。每到廟會期間,凡當地不孕的婦女都要來此求子,名曰“拴娃娃”。

[黃蓋亭]

黃蓋亭位於黃蓋峰上,峰頂原為中嶽廟廟址,岳廟下遷後改作中嶽行宮。黃蓋峰原名神蓋山。後因漢武帝劉徹游嵩岳時,曾登此峰,武帝當時身穿大紅袍,撐起黃羅傘,如天上黃雲蓋頂,故改名為黃蓋峰。峰上現有一座重檐八角亭,黃色琉璃瓦蓋頂,三重石欄,環抱亭腳,幾棵翠柏,陪襯其旁,是夏日登山避暑的好地方。

[古柏——猴柏和鹿柏]

嵩山曾是一個被樹木覆蓋的茫茫林海,現存古樹名木一千餘株。中嶽廟內,西漢至明代種植三百多株古柏,可稱為古柏博物館。這些古柏不但樹齡長,且樹形頗奇,似猴、似羊、似鹿、似凰,千姿百態,形象逼真。上圖為鹿柏,下圖為猴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