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風味美食游導遊詞

各位遊客,大家好!來到塞外青城呼和浩特,風味美食游也應是旅遊的重要內容之一。旅遊六要素(行、游、住、食、購、娛)中不可無食,“民以食為天”嘛。論起呼和浩特的風味美食,不能不先說稍美和莜麵。稍美、莜麵是呼和浩特地區最有特色的兩種主食,新城、舊城許多餐館都經營。  稍美:亦作捎賣、稍麥、燒麥。把面擀成薄皮,墊粉面碾邊成荷葉狀,然後包以鮮羊肉餡,捏成石榴狀,上籠蒸熟後,晶瑩透明,味極鮮美。早年都在茶館出售,故稱“捎賣”,也因其邊稍如花,故稱“稍美”。歸化城稍美早在明清之際便成享譽塞外乃至京師(北京)的馳名美食品牌了;現以舊城大北街“麥香村”(百年老店)及其在新城總局街南口的同名分店特製行銷的最為著名。莜麵:即燕麥面,有“三熟”之說,即麥粒要炒熟,和面時要用滾開水燙熟,成形後蒸熟。莜麵食品耐餓,是勞動人民最喜愛的食品。俗諺云:“三十里的莜麵四十里的糕,十里的蕎面餓斷腰”。莜麵高蛋白、低脂肪,含多種微量元素,為天下糧食營養之王,常食有益於心血管病、糖尿病患者的康復保健。莜麵食法與季節有關。春、夏季多用冷盤調拌,如山藥絲絲、水羅卜、黃瓜等新鮮蔬菜;秋、冬季則用羊肉湯、醃菜湯等調拌。食用時均以油熗辣椒末調拌,香辣可口。莜麵食品的做法也很多,主要有搓魚魚、窩窩(貓耳朵)等。武川莜麵是最為有名的。“武川燜三寶”(莜麵、山藥、羊肉合燜一鍋)是飯菜合一的精品美食。莜麵系列主食與相應菜餚,以“莜麵大王”、“半畝地”等飯店為行銷名店。主要食品還有糕。特別是在婚禮壽誕時,非吃糕不可。糕,即用黍米麵蒸熟後,反覆揉軋,揉好後有以下做法:  油炸糕:捏成皮包上豆餡或菜餡炸熟,也可直接炸成片狀蘸糖吃。市內各飯店在喜宴上都將此裝盤上席。  素糕:蒸熟揉好後的糕直接佐以燴菜或燉肉帶湯食用,一般小飯館才經營此項。  此外還有以下幾種常用主食:  蕎面餄餎:將蕎面和好壓成餄餎,澆肉湯食用。和面時加少量澄清的石灰水,則別有風味。因蕎面可“食療”糖尿病,市內許多專營店生意興隆。不過據《本草綱目》介紹,蕎面類食品不宜與羊肉同吃。  呼和浩特市(簡稱“呼市”)的副食品主要有牛、羊、豬肉,其次也有雞、魚、駱駝肉、驢肉。蔬菜則主要有土豆(俗稱“山藥”、學名馬鈴薯)、長白菜、圓白菜以及夏令乃至四季各種新鮮蔬菜。  呼市的酒類主要有:  白酒:亦稱“燒酒”,以高粱酒為最佳,主要地產的有金元呼白、成吉思汗酒等;當然,區內其他盟市進貨的河套系列、奧淳系列的白酒亦頗受歡迎。  呼市人喜飲磚茶(吃稍美時必喝),也有人飲花茶。市內飲奶茶的也不少。奶茶系蒙古族的常備飲料,用牛奶加磚茶熬成,飲時可加鹽。赴蒙餐館就餐,吃蒙古包子(蒸羊肉餃)、蒙古餡餅,奶茶是少不了的。  呼市地區許多飯店、餐館經營的最具有地方特色的名菜有:  涮羊肉:將鮮羊肉切成薄片,放火鍋內燙熟後,蘸芝麻醬、香菜、腐乳等佐料食用。很多蒙、漢、回族餐館均有特色經營,其中“小肥羊”為精品名店。手扒肉(亦作“手把肉”):系蒙古族佳肴,即將大塊鮮羊肉煮製,鍋開後就可食用。新城西街的瑪拉沁飯店特製的手扒肉鮮美無比,頗具特色。烤羊腿、烤羊排:市內多數飯店都有行銷,蒙古大營、敖包相會酒店和世紀興隆美食廣場推出的此類名菜頗受食客歡迎。烤全羊:內蒙古飯店、新城賓館等高星級飯店和草原旅遊點向貴賓團遊客推出,每隻在1500元左右。  過油肉:瘦豬肉(以裡脊肉為最好)加蛋清粉面,抓勻後過油,然後再炒一下,鮮嫩味美,極受歡迎。這道大眾菜,除清真餐館外,市內絕大多數餐館都“拿手”推出。   和林燉羊肉、托縣黃河鯉魚和哈素海鮮魚佳肴更名聞遐邇,有專營店推銷。  呼市的風味小吃品目甚多,頗具特色。如:  豆腐腦(即老豆腐)、粉湯(一種澱粉湯,內有粉條、黃花、肉絲等)、回民所做的羊雜碎、醬牛肉(以萬勝永、鐵兆義為名牌)、油茶麵(白面炒熟後,加熟牛油,以髓油為最好,然後加白糖、葡萄乾、桃仁、芝麻、青紅絲等,食時用開水沖熟,成糊狀)、爆肚兒(洗淨的羊肚切成菱形小塊,在開水鍋中燙熟即撈出,則潔白如小海螺,食時蘸芝麻醬等佐料,是佐酒之佳品)、涼粉兒(亦稱“粉皮”)、大力丸(亦稱“大留丸”,泡開的蠶豆加五香面煮熟)、蓮花豆(油炸蠶豆瓣),還有白焙子、三角、油焙子、香油餜子、蜜麻葉兒、油鏇兒、“牛舌頭”(形似牛舌)、小米麵甜窩窩、小米麵混合玉米面煎烙的“攤黃”等麵食類食品。以上種種,市內各小吃店多有經營,而舊城回民區清真寺一帶店鋪林立,花樣最為齊全。以上主要內容,呼市民俗學家王忠民先生早年在《呼和浩特史料》中多所論及,馬志洋先生在《中國導遊十萬個為什麼——內蒙古》一書中曾援引闡發。朋友們有興趣的話,可以查閱,以增進了解。朋友們,欲盡情品嘗呼市價廉物美、地道正宗的風味美食,勸大家還是去舊城北門外或新城西鳳美食街、東影南北路走一趟,定能讓您大快朵頤。雖說“民以食為天”,但“國以民為本”,可不要貪吃、吃壞肚子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