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質奇觀—阿斯哈圖花崗岩石林導遊詞

陣,眾羅漢面向北方,或坐或站或依,默誦經文;只有彌勒佛面南而坐,對其身後面目猙獰、欲吞之而後快的眼鏡蛇不理不睬,喻示“佛法無邊”。7.群魔圖從左向右依次是:骷髏魔、溺水魔、懸樑魔、自焚魔、自刎魔、飲鴆魔。眾魔王猙獰聳立,睨視眾生,似在警示世人要潔身自愛,珍視生命。8.九仙女這一組石景地質學上稱之為“刃脊”,單體石柱稱為“殘留石柱”。真正地質意義上的“刃脊”都是像刀刃一樣連體的山脊,為什麼這裡的刃脊卻是由一個又一個的石柱組成的呢?這主要是由於垂直和水平節理存在的原因。在古冰川時期,以垂直節理為單位,不能夠穩定的岩垛都先後被剝蝕、冰推倒、冰脹或風化掉了,倒塌後的碎石被冰川運走,留下的部分經過冰蝕、水蝕、倒角、擴縫、穿透等自然現象的諸多加工,殘留下的部分在刃脊的位置上就發育成現在的石林、石柱。九個石柱形態各異,風華獨具,似九位仙女翩然而舞。九仙女與月亮城堡隔山遙望,卻只能望“堡”興嘆,不得其門而入,唯有悵立山林與豺狼為伴。9.二號石塌二號石塌原是一座三腿石牆,後經長期風化作用,在4000多年前的一次地震中倒塌形成的。冰川學則認為,在這個範圍內曾經有過一個“懸掛冰斗”,二號石塌正是冰斗的前緣。冰斗的前行功能把石牆推倒、石塊撿起,一直運向前方。冰斗的表面又有滑石功能,會不斷地把冰斗後緣石牆上掉下來的石塊滑運到冰舌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石海。這片石海的後端呈U型,與冰斗的冰舌相吻合。10.懸掛冰斗遺址所謂懸掛冰斗,就是因為地勢陡峭及狹窄等原因,所形成的冰斗相對較短,從下面看就像懸掛起來一樣。這個冰斗的後緣是圓形的,直徑約80米,到冰舌的長度約為120米,前端冰高約5米。11.東方布達拉宮(石牆)這組石牆氣勢恢宏、巍峨壯觀、偏踞一隅,恰似依山而建的布達拉宮,因其在東,故名“東方布達拉宮”。它主要是在以下幾個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是天氣寒冷,岩性較脆,岩石很容易被冰剝落下來。二是冰川在向下移動過程中,被剝落的岩石被冰帶走而露出新的岩石,新岩石將會被繼續剝蝕。三是不同冰川期冰斗的重疊性;因緯度及地形等原因,本地區所發生的不同冰川期冰斗的位置幾乎重疊,因此使冰川對岩石的加工作用相疊加。四是年代的久遠性。據專家學者介紹,一次古冰川時期的時間跨度大約在十萬年到一百萬年之間。二、三百萬年前的第四紀冰期是地球的最後一個冰期。12.浮雕群這座石牆的水平節理與垂直節理分布均勻,後經過水涮、冰剝發育成了現在的饅頭垛形狀。從遠處看,節理分明,線條流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出的傑作,真真令人類的雕刻家相形見絀,自嘆弗如。 13.別有洞天它是九仙女景區最西的一組石景,因兩端地勢開闊,岩石被海水涮蝕及冰川剝蝕的現象較為明顯,岩石的端部均發育成流線型,節理倒角和闊孔現象也非常嚴重。如果在初秋的月夜,岩石在夜幕的映襯下呈現出褐色,一縷月光從洞內幽幽射出,映照在地上的丹花碧草之間,別有一番神韻。14.滿載而歸地質學上稱為“斷層岩”,它的水平節理髮育的較好,垂直節理稀疏且不連續,因此風化較慢,形成低矮狹長的石牆。石牆長32.7米,寬2米,高6米。遠觀似一艘乘風破浪、遠航歸來的輪船。15.石棚地殼上升使岩石升出海面的過程中,海水對岩石實施凍脫和涮蝕,因地殼上升並不是勻速的,可以在某一高度上停留若干年,海水在這一時間對岩石的加工作用相疊加,致使在某一水平線上岩石的掏空現象較為突出,這就形成了石棚。16.平衡石(殘留岩柱)它是原生的岩石經多年水涮冰剝才得以形成的,而不是冰川漂礫或其它後天原因造成的。此石上端重60多噸,經測算它的不平衡著力不超過100公斤。17.三角胡同它是由冰川冰斗不同方向的運動而形成的。岩石南面的冰斗方向是向南的,對冰斗後面的岩石只有剝蝕作用而無推移作用。而在向東的冰斗兩側卻有較強的推移作用。這樣,一端冰斗移動而另一端不動,就形成了這種三角胡同。18.石林迷宮石林迷宮是由高大的石牆、狹長的石縫及奇特的石洞等組成。其中石牆由垂直節理髮育的花崗岩風化而成。石牆風化倒塌後形成狹縫(一線天),最窄處僅80厘米。在石牆的下部,由於風化及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石洞,入口處直徑約2米,向內逐漸變小,出口處僅30厘米。在石牆兩側可通過石洞彼此相望。如在月黑風高之夜,則首尾不能相望,就如希臘王子智殺牛頭怪的迷宮。拴馬樁景區的主要特點是偉岸和挺拔,它主要由原始次生白樺林、高山草甸植物體系和花崗岩殘留岩柱組成。主要景觀有:1.書山這是一組規則的柱狀石牆,岩體中垂直節理均勻,風化後形成方格狀石牆。全長90米,高10米左右,似一摞摞擺放整齊的巨書,故名。2.雙足寶鼎石柱基座相連,上大下小,上重350噸,頂面布滿了大小不一的冰臼。它是經過長期的風蝕和磨蝕作用,使兩石柱發育規模不等,表面不斷圓化,最終形成頂部分離、底座相連的石柱。3.三結義兩組垂直節理髮育,經長期的風化及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三個相鄰石柱。在迎風面上風蝕作用強烈,其下部可見風蝕洞穴。右邊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