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橫山文化公園導遊詞

田橫山自古為軍事要塞,而尤其值得驕傲的是,這裡曾是末路英雄田橫安營紮寨的地方。

田橫是戰國時期齊王田氏的後裔。秦朝末年,沒落為平民。後回響陳勝吳廣抗秦,與劉邦、項羽逐鹿中原。開始同盟,逐漸分化,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漢高祖劉邦統一天下後,田橫不願臣服,被韓信戰敗後率殘部五百人流亡到時為東夷之地的海邊荒島。但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劉邦多次派遣使節到荒島招安,田橫若向朝廷稱臣,即可晉京封侯加官,否則朝廷便出兵圍剿孤島,斬盡殺絕。田橫為保存五百火種,被迫離島赴京。行至距都城洛陽三十里的一處驛站時,田橫凜然自刎,並在死前囑託兩位隨從將他的頭顱獻給劉邦。當劉邦見到田橫那形容未改的頭顱後,深為其剛烈之氣感慨而震驚,遂以王者禮儀予以厚葬,並下令任命田橫的兩個隨從為都尉,發士卒二千。田橫的葬禮剛畢,兩位隨從便在田橫墳前各自挖一洞穴同時自殺,隨主而去。當田橫死不稱臣以生命捍衛尊嚴的訊息傳到荒島,五百壯士全部步其主後塵,合眾自殺,以身殉節,驚天地,泣鬼神,十分悲壯。從此,這座海島姓田而不姓漢,田橫山成為氣節的象徵。

令人遺憾的是,由於史籍的疏漏和籠統,一直考證困難,眾說紛紜。唐宋以來,文獻所見“田橫島”與“田橫寨”,大致可有三說,即海州(今連雲港)說、即墨說和蓬萊說。三種說法都有一定根據。其實民間傳說田橫所居的海島,在山東沿海還有多處,都未發現原始遺蹟。山東大學的劉敦願教授認為,當年劉邦指出,田橫還居於要地,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蓬萊地處膠東海濱,渤海海峽又有廟島群島,在軍事上進可以攻,退可以守,危急時尚有迴旋餘地,必要時還可以從海上遁走他方,藉助外援。因此,對於田橫的居守之地,他的結論是接近“蓬萊說”的。

不管田橫的五百壯士殉難處是否在今天的田橫山,他們的營寨曾經駐紮於此恐怕不會是憑空臆想出來的。既然是當年英雄們駐足的地方,就足以令今人大發思古之幽情,低回憑弔一番了。這也是它的價值所在,它的引人注目之處就在於其深厚的歷史內涵。隨著旅遊業的發展,這裡已闢為文化公園,既給遊人提供了觀光覽勝的場所,也為田橫這位令人敬佩的末路英雄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田橫山文化公園位於蓬萊閣西側,總面積19231平方米。它以自然風光為形,以人文內涵為魂,成為與丹崖仙閣相協調的綠色背景。整個景區設計精巧,布局合理,古蹟史蹤,山情海韻,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恬淡雋秀的迷人畫卷。

田橫紀念廣場:田橫紀念廣場位於田橫山東南坡,是進入田橫山的第一個景點。廣場主要由《田橫與五百壯士》大型浮雕和《祭田橫墓文》石刻等組成。

《祭田橫墓文》:《祭田橫墓文》是從《韓愈文選》中節選的。唐貞元十一年九月(公元795年),韓愈去洛陽路經田橫墓時,為悼念田橫而作祭文。祭文中對田橫的氣高節烈、威武不屈的精神給予了高度評價。田橫雖然沒有完成復國大業,卻牢記國恥,不甘受辱,傲視生死,不損名節,其英雄氣概,與日月同暉,光照千秋。

《田橫與五百壯士》浮雕:廣場正面的這幅大型浮雕,是根據美術大師徐悲鴻先生力作臨摹而成。這幅作品創作於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有意思的是,徐悲鴻大師把自己的五官相貌,“移植”描繪到五百士之中一個人的臉上。當時,正值蔣家王朝初建,以統一中國之名,行一統黨國之實。這幅油畫適時而出,其社會意義和藝術價值受到紅色根據地的高度讚揚。這幅珍品被公認為徐悲鴻代表作之一。皖南事變後,田橫精神曾一度成為重慶《新華日報》和延安《解放日報》的熱門話題。

田橫寨遺址:這裡是田橫寨遺址,為長方形,東西長120米,南北寬80米。南側的“田橫寨遺址”石碑為書法家大康題寫。這座田橫紀念柱高7米,採用花崗岩雕鑿而成。四面浮雕分別表現了“聚事”、“演練”、“進攻”、“建國”四個場面。西側是一座田橫雕像。他面北而立,氣宇軒昂,象似在高呼“吾豈能北面而事臣?”雄姿凜然,氣壯山河。

三生石:這裡是三對刻石小品。兩隻手的手心兩兩相對,依次是“心心相印”、“花好月圓”、“福壽雙全”,代表了一對情侶從相知相愛到喜結良緣,再到白頭偕老的幸福歷程,也是對遊人中的每對情侶的最美好的祝願。三生是指佛教所說的前生、今生和來生,也指過去、現在和將來三個階段。三生石寓意在人生三個階段幸福美滿、好運常在,即所謂“三生有幸”之意。

翠薇廊:這座順著山勢逶迤而上的翠薇廊,是一座仿木質結構的框架建築。它造型典雅,色調溫馨,紫藤纏繞,綠蔭遮日,清風徐徐,落英繽紛,充滿了詩情畫意,是休閒納涼的好去處。

煙波亭:這座小亭名為煙波亭。煙波,形容煙霧籠罩的水面。唐代詩人崔顥在他的《黃鶴樓》詩中寫道:“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我們在這座小亭中佇立眺望,看到的卻是煙波浩渺的大海,心境恐怕也與崔顥的詩句所寫相去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