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橫山文化公園導遊詞

“天風海濤”刻石:這一刻石小品上的“天風海濤”四個大字古樸蒼勁,大方美觀,是書畫藝術大師劉海粟先生的真跡。這裡地勢高峻,面對大海,視野開闊。極目遠望,海國天光十分壯觀,“天風海濤”,對眼前的景象概括得恰如其分。

齊王鼎:這個肅然凝重的大鼎為齊王鼎。鼎是古代烹煮用的器物,或置於宗廟用以銘記功績的禮器,一向被視作立國之重器。為紀念田橫誓死不屈的壯舉,於此處立鼎紀念,表現了齊王田橫志在問鼎齊魯的決心。

濯纓泉:這是濯纓泉。濯纓就是洗滌帽帶,通常指避世隱居或清高自守。俗話說:“山無水不秀,水曲則有情”。齊王鼎的鼎足之下有溪水汩汩而出,跌宕起伏,潺潺有聲,千迴百轉,淨手滌足,妙趣橫生。

怡然園:怡然園,顧名思義,是一處令人心情怡然的地方。“怡然”二字,意為心曠神怡,和悅愉快的樣子。東晉詩人陶淵明在他的作品《桃花源記》中有“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的記敘,這小小的怡然園裡奇花異草,暗檣浮動,自然會使遊人感到心曠神怡,不勝陶然。

孫子兵法漢簡:這是一組用巨型花崗岩雕鑿成的孫子兵法漢簡。孫子兵法漢簡錄入了《孫子兵法》的全部內容,體現了中華五千年藝術的博大精深。徘徊在這片兵書簡冊之間,一定會產生一種“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大將風範的感嘆。丹崖山是神仙文化的代表,而田橫山卻積澱著精武文化的內涵。孫子兵法漢簡岩雕,對於精武文化的體現,有著一定的象徵意義。

翰墨錦章:這段鑲嵌名詩石刻的牆垣稱為“翰墨錦章”。“翰墨”原指筆墨,借指文章書畫。在這堵牆垣上,共刻錄了六首詩作,分別是駱賓王的《蓬萊鎮》、蘇東坡的《望海》和《海上抒懷》、戚繼光的《韜鈐深處》、《馬上作》、《放舟蓬萊閣下》。

八卦健身樁:這裡的八卦樁是由圓形柱和六棱樁陰陽結合、兩環相扣組成,集習武健身於一體,無論疾走或緩行於八卦樁上,均可健人體魄,消解愁腸,你若感興趣的話,不妨親自一試。

逍遙麓:這裡是逍遙麓,又稱春夏秋冬廣場。在這方八角形廣場上,集中展示了中國傳統天文科學的精髓。它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分別置有青龍、朱雀、白虎、玄武石雕,是道教崇奉的四方正神。東南、東北、西北、西南四方分別立有春夏秋冬時柱,隨著星移斗轉,坐地日行,北斗七星一年四季分別指向四個方向。遊人來到這裡,悠閒信步,暢懷吟誦,寄情山水,心胸開闊,疲憊頓消,不勝陶然。

幸福園:幸福園立意“幸福緣路”的主題,即情投意合、海誓山盟、並蒂芙蓉、白頭偕老、百年好合。幸福園的構思很精巧,立意也獨特,主題鮮明,頗具匠心,集休憩、娛樂、遊覽、康體於一身。整個園中雕塑小品與青山綠水交相輝映,徜徉其間,詩趣盎然。入口處這一巨大的石門,暗意為“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的俚語。踏上鵝卵石鋪就的半圓形迴廊,就意味著踏上了幸福之路。當你漫步在這幸福的旅途之中,從締結婚約起步,共同邁上人生的漫漫征程,映入眼帘的是不同時期的婚姻標誌,它以情感的色彩給人以理性的啟迪,以時空的轉換再現生命的偉岸。“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人生有涯,真諦常在,但願所有有情人踏上這生活的幸福之路,共同追求美滿的永恆。

觀景台:這裡是田橫山的頂峰,也是膠東半島最北端的最高點。在這裡舉目四望,視野十分開闊。北面是煙波浩淼的大海,南面是新貌嶄然的古城,東面是神韻獨具的仙閣,西面是舟楫縱橫的港灣。在這裡,最容易使你發感慨、抒情懷,因為你在這裡所領略的,是人間美景的精華,是天地造化中的山海大觀。

合海亭:這是一座八角十六柱的雙層樓閣式建築,飛檐斗拱,氣度非凡。面積為1029平方米。因地處黃、渤海交界處,所以寓意為二海龍王之神力。亭上置合海巨鍾一口,直徑2.001米,高3.47米,重6.6噸。鐘上銘文由當代著名書畫家范曾題寫。合海鐘被敲擊時,聲似鈞天廣樂,聞之如意吉祥。

得道軒:這是一座軒亭式建築,軒名為草書,是沈鵬先生題寫。軒前有明廊。前廊兩側分別嵌有刻石兩方,南為“戴月”,北為“連天”。

風煙絕勝坊:這是一座四柱沖天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牌坊,背靠合海亭,面向大海,造型古樸莊重。

納川亭:大家可以望見那座傲然佇立的方亭稱為納川亭。“納川”,即“海納百川”之意。

古炮台:在這以東的城堞旁,有一座古炮台,上面置有古炮一門,為前膛炮。甲午中日戰爭期間,水師營曾在這裡以愛姆斯朗炮擊退過入侵的日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