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皇澤寺導遊詞

著名學者郭沫若先生是以唐李商隱詩"利州江潭作"、皇澤?quot;廣政碑"和"武后真容石刻像"等為主要依據,考證出武則天"毫無疑問出生於廣元"。 

石刻藝術瑰寶——皇譯寺摩崖造像

皇澤寺摩崖造像,是國務院1961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造像分布在寺內西山東壁腳下崖面上,寺內造像大小窟龕54個,造像1203軀。石窟始鑿於北魏晚期,歷經北周、隋盛於初、盛唐時期,唐以後基本逐漸成為武后專祭祖廟,不再繼續開龕造像。  " 中心柱窟"亦稱支提式窟,位於大佛樓中層南側,編號45 號,開鑿於北魏晚期,初唐略有改雕,是皇澤寺現存最早的一窟。此窟前鑿方形窟門,平頂略弧,深2.76米,寬2.6米,窟中央鑿中心方柱直通窟頂,窟室三壁開龕,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龕頂雕七佛八飛天,大拿側下各開一小金,龕中鑿一佛二弟子像。三壁上部平面處浮雕千佛,中心桂由塔基、身、頂三部分組成。第一、二層四面各鑿一龕,拿中雕一佛二菩薩三尊像。

中心柱主龕所表現的是三世佛(過去、未來、現在),指佛教因果輪迴遷流不斷的個體一生中存在的時間。以其在時間上相連續的關係,故俗稱"豎三世"。正中是為現在佛,即釋迦牟尼佛。左側為過去佛,即燃燈佛,燃燈佛是梵文意譯,也譯為" 綻光",佛經說他生時身邊一切光明如燈,因此得名。右側為未來佛,即彌勒佛。從衣缽相傳的觀念解釋,這三位是太老師、老師、學生三代同堂。

中心柱,是由佛塔轉化到石窟中而來的。皇澤寺的中心柱窟,是受北方的中原石窟傳播影響,石柱上及窟室內三壁開龕,鑿出佛像,供僧人誦經時禮拜佛像,以獲取《菩薩本行經》所說:"若人鏇佛及鏇佛塔所生之處,得福之量也"的功德。

此窟雕刻精細,結構巧妙,手法古樸,是不可多得的早期石窟。

"五佛窟"位於皇澤寺五佛亭上層。編號51號的叫"五佛窟",開鑿於隋代末年,該窟為敞口外方內圓大窟,內鑿圓拱龕,龕頂略弧,後部設低谷,鑿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五尊主像,像後浮雕雙樹及人形化的天龍八部護法像。

此窟所表現的主要人物是:正中為釋迦牟尼佛,左右兩側為弟子迦葉、阿難;外側為脅侍菩薩像。其造像清秀修身,有北魏遺風。弟子、菩薩站像膝部略曲,表現出一種輕鬆隨意和婀娜多姿的神態。雕像採用疏密相間的手法,刻出薄薄的衣紋,輕輕貼在修長的軀體上,隱約透出肢體的舒展健美,仿佛才剛從清清的江水中走出,表現出強烈的中國古代藝術中所謂"曹衣出水"的重要藝術風格,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大佛窟)位於大佛樓上層,這一龕編號28號,叫"大佛窟",開鑿於初唐。此窟呈平面馬蹄形窟,彎隆頂,窟高6.68 米,深3.6米。主像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力士,後壁高浮雕人形化天龍八部護法像,右弟子與右菩薩之間的下部雕一雙手合十、單膝而跪的供養人一尊,高0.67米。

此窟所表現的主要人物是:正中為阿彌陀佛,高4.9米,是佛教里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左右兩側為二弟子迦葉、阿難;外側頭冠飾寶珠的為大勢至菩薩,頭冠飾化佛的是觀音。阿彌陀佛、大勢至、觀音三位又稱為"西方三聖"。

大佛窟是皇澤寺石窟中開鑿規模最大、造像最為精美的一窟。它的形制、布局接近五佛窟,而像容漸趨豐滿,組合中多了二身力士,雕飾精美,刻畫入微,雕刻技法熟練,介於階梯式和圓刀間的過渡形式,確為我國唐代早期石刻的代表性作品。

從大佛樓下來,我們去參觀珍貴的桑蠶石刻連環畫——蠶桑二十事圖。

大家知道,我國的蠶桑生產歷史非常悠久,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和古代文獻記載,遠在新石器時代,也就是距今五千多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就把桑樹中的野蠶拿到家裡飼養,已經出現了養蠶、繅絲和織帛技術。在我國現存最早的甲骨文中有"蠶"、 "桑"、"絲"、"帛"等象形字,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文物中,可以見到西漢初年的絲織品,工藝水平達到非常精美的程度。中國的蠶桑生產和絲綢工藝,堪稱世界一絕。"古絲綢之路" 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物和蠶桑生產經驗。但由於時代久遠政事興衰,保留完整的東西確實不多了,然而在皇澤寺內卻保持了這樣一組珍品——"蠶桑十二事圖"。

蠶桑十二事圖,鑲嵌於皇澤寺五佛亭北側廊內石壁上,由十四塊石碑組成,高1.3米,總長5.8米,作者在深灰色的梨園石上,採用陰刻平圖手法作畫,線條柔美,人物姿態各異,構圖精美,鐫刻細巧,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淳美的川北鄉土風情,是甚為難得的石刻藝術珍品。

這組連環畫以"蠶神"馬頭娘倚馬思蠶作首圖,把人們帶入了桑茂蠶肥、繭大絲長的豐收境地。然後以《選桑椹》、《種桑》、《樹桑》、《採桑》四圖,展現我國清代培養桑樹的經驗;以《窩種》、《體蠶》、《餵蠶》、《起眠》、《上簇》、《分繭》、《醃種》、《繅絲》八圖再現清代養蠶方法,使人一目了然地知道從採種育桑到養蠶繅絲的全部過程,可謂匠心獨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