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皇澤寺導遊詞

這套石刻連環畫的作者是清道光時廣元縣令曾逢吉。清嘉慶十七年,湖北京山舉人曾逢吉以軍功出任昭化縣令,見當地百姓生活貧困,使令各處利用廣袤田野栽桑養蠶,親自著書立說,總結推廣種桑養蠶技術,並作出一系列規定。此法很快見效,到了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時,廣、昭兩縣千里驛道皆桑樹成蔭,勝過河陽桃花、江南柳色。到了這年冬季,曾逢吉奉旨調任松州同知時,趕給出這套《蠶桑十二事圖》流傳後世,圖中,他傾注心血,把廣元奇山異水融入畫中,透過美麗的圖畫,能看見廣元美麗的田園風光,勤勞的蠶婦和繁忙的村莊,令人似身臨其境。這幅連環畫不僅是一幅精美的藝術品,也是研究古代廣元一帶地區栽桑、養蠶經驗不可多得的實物。位於杭州的"中國絲綢博物館",在此拓片作為珍貴資料收藏,相關的農業大學還將此作為教學材料引用,可見它的價值。 

近代文物——紅軍石刻標語碑林

這裡是紅軍石刻標語碑林,1980年四川省政府公布的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原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元帥題寫了"紅軍石刻標語碑林"匾額。碑林建築外觀為一座古建築,座西朝東。占地面積為三畝多,建築面積400平方米,廳內排列有序地陳列著58條石刻標語碑板原件43面及一口刻有標語的水缸,三壁牆上巨大的通體玻璃內陳列著1933年一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創建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鬥爭和建立川陝蘇區的重要拓片、標語45條計46幅。整個大廳襯著青石石板鋪成的地面,顯得肅穆而莊嚴。該碑林無論內容的豐富,還是規模的宏大、保護程度的完好,都稱得上四川之冠。石刻標語宣傳是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顯著特點,是具有特色的宣傳形式,這些石刻標語同川陝根據地的其它文獻一樣,具有重大的史料價值,而且也是今天人們學習中國現代史,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生動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