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概況導遊詞

夢月樓:對面有一小山丘,形狀宛如寺院裡的和尚們敲擊的木魚,於是人們便把它稱為"木魚山"。淨居寺大雄寶殿的東側是夢月樓,晚上住在那裡,祖先和神靈託夢,據傳十分靈驗,想圓夢的人晚上住這裡定能夢想成真。

淨居寺:景星岩不僅是讀書勝地,更是佛門淨地,參加完讀書堂,請大家向東前進數百步,去參拜一下"淨居寺"、"胡公廟"遺蹟。站在這裡看,以淨居寺為中心,周圍山峰,東西兩側是扶手,南是靠背山,北面是平台和木錢山。細心的你一定會發現這恰是皇帝坐過的金交椅,淨居寺正好座落在這金交椅的腹心,是一塊絕佳的風水寶地,故唐宋以來,寺院香火十分旺盛,求籤問卦更是非常靈驗。這座重檐歇山頂式的建築就是淨居寺的主建築大雄寶殿,中間這尊佛像是佛祖釋迦牟尼。相傳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現在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原名喬答摩·悉達多,29歲時深感人世生老病死的痛苦,捨棄王室生活,出家修行。經過六年苦修,35歲時在佛陀迦耶菩提樹下成道,創立了據說能使眾生脫離苦海的佛教。被佛門子弟尊稱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釋迦族的智者"。

兩側的塑像分別是佛祖十大弟子中的其中二位,年長的是釋迦牟尼的第四個弟子摩訶迦葉,他是"頭陀第一"即苦修行修得最好的,是"苦"象徵。年青的是釋迦牟尼第9個弟子阿難陀,他是"頭陀第一",即記憶力最好,同時他也是歡喜、莊喜、無染的代表。有詩讚美阿難陀說:"面如淨滿月,眼若春蓮華,能令人心服,見者大歡喜。"也就是說:信徒們有各種美好的願望,都要多多參拜阿難陀了。周圍便是我們熟悉的十八羅漢,是根據玄奘所譯《法住記》中所說的,釋迦牟尼令十六羅漢前往人間普濟眾生,加上降龍和伏虎羅漢,合稱十八羅漢。

瞭望亭:這裡地勢高峻,三面曠遠,下臨絕壁,站此處,是否會產生一種"腳下起祥雲,到此處應帶幾份仙氣,眼前望而卻步大地坐定後遂生一片激情"的感受呢?的確我們極目遠眺,方圓十平方公里的村鎮、湖泊、溪流一覽無餘,天氣晴朗的時刻,還隱約可見25公里外仙居縣城的龍皇山頂電視塔及塔山的福應塔,真是:極目神州若大乾坤撐半壁,盪胸填海無風月邊倚一亭。鳥瞰山腳那個下塘村,我們看到的是明清古民居,它由眾多的四合院一座連著一座相互聯結在一起,下雨天從一個門進去可以走遍所有的房子而不淋一滴雨,我們從上往下看,那多像一個迷宮,匠心獨運,令人讚嘆!現在讓我們極目遙望對面的山頂,像不像雕塑大師精心製作的藝術長廊,那千年神龜、飛馬迎客、鴛鴦戲水、雄鷹展翅、狀元書卷、筆架峰……精雅別致,惟妙惟肖,多像到了舉世罕見的藝術寶庫。

其它景點:永安溪漂流河段總行程7.68公里,以仙居土產的特製竹筏作為工具。“小小竹排溪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永安溪漂流配置歌手導遊,為全國漂流首創,被媒體譽為“竹筏上的劉三姐”。

皤灘古鎮:經過了千年的風雲,皤灘仍保存三華里長鵝卵石鋪砌的“龍”型古街。街旁唐、宋、元、明、清、民國時遺留下來的大量保存完好的民宅古居,以及氣勢宏偉、布局精美的“三透九門堂”,朱熹送子就學過的桐江書院。皤灘文化底蘊深厚,還有曾獲得中國藝術展覽會金獎、第四屆國際博覽會金獎被譽為“中華第一燈”的針刺無骨花燈。該燈在唐朝時即被送選皇宮作為宮燈,仙居也因此於2000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花燈)之鄉”。

仙居原始森林:即仙居淡竹俞坑自然保護區。俞坑常綠闊葉林自然保護區現有面積5000畝,森林覆蓋率達94.5%,區內共有維管植物160科、649屬、1440種;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樹種有7種,一級保護的有南方紅豆衫,二級保護的有長葉榧、香果樹、毛紅椿等;珍稀植物有入角蓮、短萼黃蓮、厚朴、刺葉櫟、青錢柳、浙江楠等。共有脊椎動物25目、64科、260種,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的動物有4種,有26種鳥類、9類獸類為國家二級保護。區內闊葉林是目前括蒼山系保存最為完整的一片常綠闊葉林,被專家譽為浙江省罕見的天然植物“基因庫”和植物“博物館”。

仙居八景:東嶺曉春(鍾)、南峰眺艇、石龍霖雨、景星望月、水簾瀑布、麻姑積雪、錦鳳沖霄和蒼嶺丹楓合稱仙居八景。東嶺曉春(鍾)系晨景,景星望月為夜景;麻姑積雪為冬景,蒼嶺丹楓、景星望月為秋景,石龍霖雨、水簾瀑布屬夏景,東嶺曉春屬春景。晨有晨色,夜有夜景,四時八節,各展風姿。“仙居八景”實是造物主給仙居大地的巧妙安排。

仙居主要特產:

1、仙居三黃雞:仙居三黃雞又名仙居雞,浙江省優良蛋用型雞種之一。主產於仙居縣。特徵是,體形結實,體態勻稱,小巧玲瓏;羽毛緊密,尾羽高翹;頸細長,背平直,翅緊貼。性活潑,覓食力強,較早熟,產蛋多。經測定,最好個體年產蛋高達269枚。肉可食用,毛可綜合利用。

2、仙居楊梅:仙居楊梅具有成熟早,色美、味甜、核小、高產穩產等特點。1994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著名科學家嚴濟慈品嘗後,親筆題寫了“仙梅”二字。在‘99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上,“仙”牌仙居楊梅被評為“名牌產品”,不僅遠銷大江南北,還直闖俄羅斯等國際市場。為了不斷提高仙居楊梅的品質,增強市場競爭力,全縣全面實施“楊梅梯度開發”工程,利用海拔高差來拉長楊梅的採收期。在低山、低丘上發展早熟的荸薺種楊梅,6月中旬就成熟上市,在中高山區發展東魁楊梅等晚熟品種,7月中下旬成熟上市,將楊梅採收期延長到2個多月。經與上海、浙江農科院、浙江大學等科究單位聯合開發保鮮技術,在不使用任何保鮮劑和情況下,保鮮期延長10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