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寧波大松溪峽谷導遊詞

(續說下文)

十年限滿,再見閻王,此秀才志氣舒展,望森羅殿搖擺而上,閻王問是何人,小鬼回曰:"就是那個做屁文章的秀才。"

拍馬屁

遊客們,剛才說走捷逕到哪裡去?就是走近這塊大石頭。大家看這塊大石頭像什麼?像不像人的肥臀?走近它的人,可以將肥臀,也就是屁股拍幾拍,領會一下拍馬屁的感覺。當然,世間真正的"拍馬屁"沒有這么簡單。對於各位遊客,寧可在這塊石頭上多拍幾巴掌,也莫要去當生活中不光彩的"馬屁精"。

清風寨

各位遊客,清風寨到了,這裡設有餐廳,我們可以在這裡邊觀賞山色樹影邊用餐,休息,然後繼續往峽谷深處遊覽。

翡翠潭、丹黃、觀音岩

我們到了天水三絕之二的翡翠潭。玉佩澄清翡翠潭,玉佩是古代美玉做成的裝飾物,當我們觀望翡翠潭時,就發現潭水是那么濃綠,就象一塊巨大的玉佩掉進了潭水裡。大家再往上看,流水中的石頭呈現出或紅或黃的美麗,這就叫丹黃,它的成因,既是石頭的色調變化,也因為光照對水的作用。我們再看那座陡峭的崖壁吧,我們稱她觀音岩,也許她不夠形似,但我們卻認為她神似,假如是下著細雨的天氣,她在迷茫的煙雨雲霧中像披著輕紗霓裳,更具有這位觀音大土飄然於九天之上的風姿。所以,我附帶說一聲,各位如果能有意選擇微雨天氣來大松溪,就會看到峽谷群峰不被陽光抹去層次和色差,露出山林本色之美。

天水坪

遊客們,我們不覺來到了天水坪。這是大松溪里難得的一塊風水寶地。說風,這裡天地敞亮,風走南北;說水,這裡三面環水,形似半島。我們最好共同閱讀一下這篇氣勢如虹的《天水坪記》吧,它會幫助我們更多地發現這裡的自然之美(讀《天水坪記》,向遊客指明碧蓮玉筍)。

七色潭

現在我要向大家介紹天水三絕的第三絕,具有神奇特色的七色潭,若有誰去過四川的九寨溝,就會感覺七色潭有點像那裡的五花海。七色潭的水呈赤橙黃綠青藍紫七彩之色,但各種顏色的比例一年四季和一天的不同時段里都不相同,並且隨氣候的變化而變化。總之,無論季節和天氣發生什麼變化,七色潭永遠在變化中流光溢彩。

頑強

大家看,這裡一棵歷經百年風雨的老樹樁,雖然枝葉不多,依然不減青翠,它的生命精神,實在值得人類欽佩和讚揚。所以我們給它取名叫"頑強"。 

五、大千世界 

各位遊客,我們已經來到松溪十景之五的大千世界,這一片溪灘上布滿形態各異的石頭,很多像人間的飛禽走獸,所以叫大千世界。

百獸陣 

這就是百獸陣,在這裡我們可以找到馬首、豚臀、左勾拳、綿羊、睡鱷、荷花等,但要仔細地觀察、品賞。

龍鱗園、龍鱗石

我們已經看到了《龍鱗園記》的木牌,進園之前,大家先來讀一讀木牌上的短文吧(讀《龍鱗園記》)所說的"藤生枝蔓,四時長青"就是眼前這棚青藤,而要看到龍鱗石,我們還要向前走幾步。

這就是龍鱗石,上面有許多天然生成看起來象龍鱗一樣的幾何圖形,也就是《龍鱗園記》所說的龍女所遺下的羅裳。那么她究竟在何處沐浴呢?我們往前走著瞧吧。

鬥獸場

遊客們,眼前叫鬥獸場,若是夏日清晨,我們還可能見到一縷縷鮮紅殘留在溪水中,是什麼呢?讓我們看鬥獸場提示板吧,原來就是"夜間眾獸斗傷流血所至"。

鱷鷲羨魚

出現在我們眼前的這個亭子就是羨魚亭。我們在走上亭子之前,先看溪水裡,一隻鱷魚正悄悄地匍匐前進,同時在鱷魚的前方,一隻靈鷲正從空中俯衝到水面。原來它們都看上了溪里的一條大魚,這就是鱷鷲羨魚。我們走上亭子吧,看亭上的對聯:遊客臨淵處,鱷鷲羨魚時。再看鱷鷲羨魚的說明文字,就明白了這個景點的妙處。(讀提示板)

在水一方

遊客們,大家還記得龍女曾將羅裳脫在龍鱗園裡化為龍鱗石吧?可她究竟往哪裡去洗澡呢?大家看,她選擇的就是我們眼前這一片清碧的溪中之池。大家看到對岸岩壁上刻的"羞"字吧,這池就叫羞池。為什麼叫羞池呢?一個傳說千年的美麗故事就從這裡開始。相傳葛洪的弟子因為取丹砂由溪水下游逆水而上,恰好碰到了龍女在洗澡,發愣間便失足跌倒在水裡。龍女來不及也無法遮掩羞容,只好蹲下身子潛進水裡,但也還是露出了一部分身體,我們看,這塊石頭就是龍女半身潛入水中。我們回頭看那塊橫在水中的石頭,是不是好象一個倒臥水中骨胳肌肉都很分明的的男子,這就是葛洪弟子。

到這裡,大家要看一看《邂逅亭記》(讀邂逅亭記)如此說來,他們雖是邂逅相遇,卻相識相思,有情人終成眷屬了。於是就有了對面的相思岩和前面橫過流水的溪橋――銀河渡。

遊客朋友,在我們中間,多半是有約而來,也有不期而聚的邂逅之遇。我祝願大家在留連天然美麗的峽谷風光的時候,品味也象山水一樣美麗的傳說,得到心靈上的感應,有約者百年恩愛,邂逅者終成眷屬。

六、丹岩翠谷 

各位遊客,我們已經來到本次遊程的最後一景,就是松溪十景之六的丹岩翠谷。另有靈寶尋蹤、天姥吟別、青崖白鹿和松台夕照四個分景區在另一條遊覽線上,願意觀賞它們風光的遊客,可另行組織遊覽,我們將竭誠服務。

思遠亭

大家到思遠亭稍事休息。為什麼叫思遠亭呢?思遠是天台道教的重要傳人鄭隱的字。我們看這副對聯:繼孝先以授丹鼎大道,啟抱朴而傳靈寶正宗。孝先是葛洪從祖(就是叔祖伯祖)葛玄的字。葛玄直接由老子授靈寶經,傳給弟子鄭隱,接著是葛洪、葛望、葛巢甫,這中間就創立了丹鼎派,也啟明了葛洪,就是抱朴子的志向,後來又創立了靈寶派。思遠亭旁邊的這條上山路,就沿途經過一系列天台道教文化的歷史蹤跡,直上仙人峰,和天姥峰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