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公路導遊詞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長江三峽畫廊上鐫刻出了許多奇峰秀巒,現在大家看到的是黃牛岩。相傳黃牛曾助大禹開江,為紀念開山不止的黃牛,當地老百姓便稱這座山為黃牛岩,並在附近建有黃牛廟。黃牛岩高聳入雲,長江水路在這一帶九曲迴環,而古代西陵峽這一帶灘險水急,航行緩慢,乘客多逆江而上幾天,似乎還在黃牛岩跟前徘徊,走不出這頭神奇的老黃牛的牽絆。因而唐代大詩人李白路過此地就曾發出這樣的感嘆:“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請大家仔細觀察位於長江南岸黃牛岩山頂起伏的輪廓線,好象一個人仰臥在高山之巔。由銀白色山石組成,頭東腳西,安詳仰臥,其頭髮、額頭、眉眼、鼻嘴、中山裝衣領、胸腹惟妙惟肖,清晰可見。他究竟是誰呢?(具體指出毛公山的方位)對!一代偉人毛澤東。而我們的車現在正在經過樂天溪特大橋,是觀看毛主席仰臥全身像的最佳觀景點,各位朋友可以仔細看一看。1956年毛澤東橫渡長江之後,寫下了一首《水調歌頭•游泳》(可朗誦)其中一句“高峽出平湖”表現了主席想在這建一個大壩的豪情壯志,而三峽工程歷經七、八十年的論證研究,終於將壩址選在了處於黃牛岩山腳的三斗坪鎮,正巧,在毛主席誕辰100周年之際的1993年,毛公山被發現,無論是天意還是人為附會,都反映了興建三峽工程應了天時、地利、人和,是利國利民的大業。在“一江萬里獨當險,三峽千山無比奇”的黃牛山頂的毛澤東主席安臥像,如此巧合令人拍案稱奇。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橋叫樂天溪特大橋,橋下的小溪就是樂天溪。據傳在唐元和14年春三月的一天,大詩人白居易自江州赴忠州任刺史,曾與其弟白行簡乘木船經過這裡。當時正值黃昏,加上灘險水急,只好進溪泊舟過渡。詩人上岸,或沿溪而行,或登高遠眺,面對美好江山,眼看蜀道之艱難,回顧仕途風波,不由感慨萬端,大為詠嘆,在此泊舟夜。白居易字“樂天”,所以地名樂天溪便應運而生。

一晃,28.64公里的三峽專用公路又快到了盡頭,我們將通過公路上的出口大象溪檢查站,而置於三峽專用公路兩端的兩個檢查站與普通檢查站作用是不相同的,它專門用來檢查通行證,車輛是不能任意進出的,這是三峽壩區施工期間封閉式管理的體現。整個三峽壩區封閉式管理紅線區域為15.28平方公里,它的業主為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總經理為李永安,著名水電專家。壩區綠化非常漂亮,昔日荒僻的西陵峽各變成了規劃整齊,清潔安靜的三峽壩區,沿壩區主幹道江峽大道,我們可以觀賞到長江三峽線上的最大古建築——黃陵廟,可以看到壩區內的管理中心、接待中心、環保公園,親臨施工現場,遊覽舉世聞名的三峽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