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2024年秋學期德育工作計畫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根據學校計畫的安排,針對我校實際情況,創新性地開展德育工作,使學校德育工作更適合學生年齡與身心特點、更能真正落實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

二、工作思路

1、最佳化德育工作隊伍建設,建立層次分明,內外結合的德育工作網路。特別要重視加強班主任工作,努力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的高素質的德育教師隊伍。

2、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新《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並以此為指導,制定和完善一系列學校規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時刻引導學生做一個“好學生、好青年、好團員”。

3、努力構建學校教育、親職教育和社會教育三結合的教育網路,營造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

4、開展“關愛留守孩子”活動。期初做好留守孩子的情況統計工作,建立健全留守學生的檔案,因地制宜舉行“手拉手”、“結對子”活動,為留守學生的學習生活創造良好的環境。

5、切實抓好課堂教學主渠道建設。積極做好思品課的研究,各學科有機滲透。

6、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7、加強班級管理,創特色班級。

三、工作措施

1.積極開展主題教育活動,以各類活動為載體,不斷推進、學校德育工作。

(1)班級開展系列競賽活動,開學初組織學生結合實際,制訂本學期努力方向和計畫,在同學中尋找競賽對象,形成良好的競賽氛圍,從而推進班風、帶動學風,提高班級、年級整體水平和個人的全面素質。

(2)充分利用好班會課這一陣地,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班會課要做到“四有”:有時間、有主題、有備課、有記錄。確保班會課時間不被占用,每月確定1-2個主題,班主任要認真備課,使班會課有內容、有重點,班會課言之有物,言之有效,真正把班會課作為對學生養成教育、理想教育、法制教育、學習態度等教育的重要渠道和陣地。

(3)充分利用校園內各種宣傳媒體,尤其利用好重大節日,加強對學生的國情教育、時事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使學生對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不做閉門死讀書的書呆子,而做一個關心社會發展、了解時事動態並積極思考的社會人。

(4)積極開展多渠道、多形式的以樹立身邊榜樣、旨在激發學生學先進、趕先進,濃厚競爭氛圍為目的的評比活動。如“每月一星”、“學習標兵” “文明宿舍”的評比,並在學校櫥窗給予表彰。

(5)重視法制教育,充分利用社會教育資源。學校聘請專業人士作專題報告,組織學生收聽、收看相關錄像,明確大是大非,利用校外法制教育基地,增強法制意識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6)根據學校實際和學生身心特點,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演講、徵文、書法、體育等校園文化活動,以豐富學生生活,陶冶學生情操,展示學生能力,培養學生愛好。

2.嚴格常規管理,強化養成教育,不斷提升常規管理水平。

(1)組織學生認真學習《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增強守紀意識,規範學生言行,使他們在校內、校外做一個合乎行為規範的人,做一個校園內的文明學生、社會上的守法公民。同時,認真開展以《規範》為主題的系列教育活動,擬在初一年級開展以《規範》知與行知識競賽活動,在初二年級中開展對照《規範》找差距活動,在初三年級中開展重溫《規範》,爭做模範中學生活動。

(2)加強日常行為考核,堅持自評、互評制度,認真落實量化考核,力求內容全面、科學、具有可操作性。

(3)加強對常規檢查教師和校園文明崗的監督,保證常規檢查的效果和職責的落實,對檢查結果及時公布 ,確保校園秩序井然,環境整潔優美。

(4)深入開展“爭做文明青少年”、“文明中學生”評比活動,定期評比 “優秀班級”“文明宿舍”“ 文明學生”,以評比促養成教育,形成人人爭創先進,個個不甘落後的氛圍。

(5)切實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加大宣傳力度,落實安全制度,突出飲食、交通、用電、防火、人身等安全問題,加強住校生管理力度,切實做好教育和管理工作,定期舉行安全知識講座,增強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確保校園平安。

(6)各班建立家校聯繫簿,對家長來訪和教師家訪作好記錄。及時召開家長座談會,通報班級管理、學生表現等情況,取得家長和社會對學校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全面提升教育水平,整體提高教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