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2015-2016第一學期德育工作計畫

通過學習研討,在德育管理與實施中處理好三個關係:1、主導與主體關係:注重學生自主管理,自行設計,自我教育;2、放手與放任關係:提倡教師精心管理,精心設計,精心教育;3、指揮與指導關係:指揮得當,指導到位,活而不亂,管而不死。

指導班主任們改革整體化的管理方法,注重班級特色發展,通過重心下放在德育管理實施中,增強四個意識:1、集體意識:愛學校,愛班級,維護集體榮譽,為集體增長增光。2、課程意識:重視並認真上好每一門(班隊課、品德課、晨會課等),每一節課,要有教育效果。3、法制意識:增強法制觀念,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以法規範行為。4、責任意識:做事要有責任心,學習要有責任心,待人要有責任心,對自己負責,對老師負責,對父母負責,對集體負責,對國家負責。

對新班主任開展專題培訓工作,幫助他們更快、更好地熟悉班主任工作,學習掌握班主任工作方法與技巧,請優秀班主任一對一結對幫助他們成長,以儘快做好班主任工作。

(2)交流研討;

我們結合培養與實踐主題每月安排一個班主任學習研討主題(9月:行為習慣養成教育、10月:學生崗位設定、11月:班委會建設、12月:班級執行力、1月:班主任工作規範),開展主題自學實踐活動,在下月班主任例會中進行交流討論,努力提高班主任老師的思想教育水平和班級管理能力。

(3)內引外聯;

我們還將採用“請進來,走出去”策略,通過邀請名班主任來校講學或組織班主任外出參觀學習、網上學習等途徑提升育人理念。

本學期,將組織四至六名班主任參加南京市心理健康教師培訓活動,組織一名班主任參加南京市心理諮詢員培訓,解決他們學習期間的後顧之憂,督促他們搞好學習、複習及測試,力爭參與人員全部拿到心理健康教師、心理諮詢員資格證。本學期學校力爭承辦一次片德育交流研討活動,帶領優秀班主任和新班主任參加每次片德育研討活動,向兄弟學校取經。

4.節日與主題活動:

(1)思路清晰、主題明確;

圍繞主題月和重要紀念日開展活動。本學期初定九月為行為習慣養成月;十月為愛國主義教育月;十一月為藝術教育月;十二月為法制教育月;一月為理想教育月。將主題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民族精神教育、革命傳統教育、行為規範教育及學校的其他教育活動緊密結合。

(2)程式規範,追求高效;

全校性的活動,德育處要先拿出活動方案,指導、督促各班級按要求開展活動;班級開展各項活動時要求活動前有目標有計畫,活動中有措施有反思,活動後有總結有成果。教室里的牆報或園地要能直接反映各項活動的過程和成果,不流於形式,不走過場(特別對於高年級)。

(3)精心策劃,真情體驗。

繼續加強體驗式德育活動的開展,每學期各班要有六次及以上的體驗式活動,要求以各年級為單位,集思廣益,共同設計好活動方案,精心策劃,追求實效。並且,每個年級都要推選一個班級將本年級的一次體驗德育活動向全校展示,以此促進全校體驗式德育活動研究的深入開展。

本學期舉行一年級入學禮和四年級成長禮儀式,開展紀念建校1XX年慶祝活動,均需進行周密謀劃,發揮群體的團結協作功能,給學生留下終身難忘的印象。

5.學生隊伍建設

組建好校少先隊大隊委員會、校紅領巾監督崗、校小小志願者團隊、各班級班委會,對學生隊伍進行系統、細緻的培訓,及時對學生隊伍活動成效進行宣傳,表揚先進,樹立榜樣,不斷發展、更新、充實學生隊伍,讓更多的學生在參與校級、班級管理與服務工作中成長。

結合校慶活動,大力開展志願服務團隊建設,努力讓xx國小的志願服務團隊凸顯特色,成為xx國小生嚮往的團隊,成為xx國小生成長的基地。

6學生社團活動;

以“快樂星期三”活動為載體,加強學生社團建設,做到各社團有章程、有組織、活動正常、有成果、記錄完整。

根據教育教學活動的需要,組織、組建臨時性團隊,按照學生社團建設標準,規範開展活動、參加競賽,力爭好成績。

7.家校聯繫:

(1)用好“家校通”平台;

繼續保持我校“家校通”使用的良好態勢,按要求完成信息、成績、評語的傳送工作,本學期還要加大個性化評語的傳送力度,更大限度地將學生在校的特別表現及時地反饋給家長,搞好和家長的溝通工作,對親職教育提出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

(2)規範班級家長qq群和班級主頁建設;

班主任積極參加班級家長qq群討論,積極引導家長開展親職教育研討,加強家校溝通聯繫、家庭之間的交流,呈現孩子在校學習、生活狀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宣傳活動與教育指導工作。有條件的班級做好班級主頁建設,給學生、家長創造一個交流、展示的平台,促進家庭、學校之間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