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國小2024年德育工作計畫

教育活動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貼近學生實際,寓教於樂,樂中明理,增強教育的針對性;教育活動要關愛特殊學生,通過心理輔導等多種途徑,指導學生正確處理青春適齡期的身心變化和困惑,增強教育的實效性;教育活動要積極引導廣大學生樹立珍愛生命意識,學會認識自我、調適自我和承擔人生責任,增強教育的主動性。 

3、開展勵志教育旨在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勵志教育要與民族精神教育、傳統美德教育、日常行為規範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促使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健全的人格、優秀的品質和良好的習慣。

4、本年度繼續開展“德行校園,從心做起”莘莘學子匯報母校、回報教師感恩系列活動。通過多種形式組織活動,讓更多的學生懂得感恩、知恩、回報社會。

(三)開展德育實踐活動

1、加強學生基礎文明養成教育。繼續貫徹落實徐州市《關於在全市中國小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齊步走”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的通知》(徐教基 [XX]30號)檔案精神,在全縣中國小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齊步走”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大力加強學生基礎文明養成教育,提升學生文明素養。根據學校的實際,按照《江蘇省中國小管理規範》相關要求,把《中國小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具體化、條目化,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將行為規範養成教育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繼續深入開展以“講究衛生、不亂吐亂扔;舉止文雅、不喧譁打鬧;語言文明、不污言穢語;文明乘車,主動讓座不搶座;遵守交通法規、不闖紅燈;愛護公物、不亂塗亂畫”六項基礎文明習慣為內容的“爭做文明人”教育活動。深入貫徹實施《銅山縣“我是城市小主人”體驗及徵文活動》(銅城管〔XX〕2號)檔案精神,以“爭當文明使者和環保先鋒”為主題,開展體驗活動及徵文比賽活動,旨在引導廣大中國小生增強文明規範的自覺性,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全面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質。

2、開展中國小生德育實踐活動。因地制宜,按照德育工作目標,精心設計活動載體,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開展卓有成效的德育實踐活動。要積極拓寬德育領域,在學生中廣泛開展民族精神教育、社會主義榮辱教育、“珍愛生命”安全教育和崇尚科學文明、倡導文明生活方式的教育,有針對性地開展反對迷信邪教、學法用法等教育,把思想品德教育與法制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形成校園文化特色,成為德育特色學校。

3、開展道德實踐先進典型的宣傳教育活動。利用9月20日的“公民道德宣傳日”大力開展公民道德宣傳教育活動,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充分發揮道德實踐先進典型的榜樣力量,大力宣傳等先進事跡;要及時樹立並宣傳學生身邊的學習典型,倡導廣大學生學習身邊人、關注平凡事,強化道德實踐的內驅力。通過道德模範等先進人物事跡的學習,培養學生與時俱進、善良勤勞、執著誠信等精神。學校德育工作要加強對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的引導,努力營造扶正祛邪、懲惡揚善的社會風氣,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榮辱觀。

(四)完善德育工作網路

不斷健全學校、家庭、社會的教育網路,創新“三結合”育人模式。建立健全以學校為龍頭、家庭為基礎、社會為平台的工作機制,加強三方的溝通聯繫和協調聯動,形成相互配合、相互促進的工作局面。目前,我校學生沒有使用手機的學生,我們要繼續提倡學生在校期間不使用手機,堅決杜絕學生利用手機、mp4等設備傳播不健康信息的現象。

(五)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1、建設富有文化氣息的校園環境。注重環境育人的基本功能,最佳化校園文化的物質形態。結合“綠色學校”、“特色學校”等創建活動,在淨化、綠化、美化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的同時,更加注重彰顯自身特點、充滿人文氣息的校園環境建設,提高校園文化建設的品位,建設生機勃勃、催人奮進的育人環境。同時各校要重視班集體文化建設,增強集體凝聚力,積極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追求和行為規範,理智對待網路、交友、情感等問題,讓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發揮對學生的成長的激勵作用,使學校真正成為培育文明的搖籃。

2、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繼續深入開展“校園歌曲天天唱”、“校歌大賽”等系列活動,加強文化校園建設,結合藝術競賽等形式展現學校的文化傳承和時代特色,培養學生的精神歸屬感和集體榮譽感,形成團結和諧、特色鮮明的校園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