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學年第二學期國小德育工作計畫

(二)在人文型校園打造上想招數

1、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一是班主任要充分挖掘語文教材中的人文因素,讓學生感受其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相處,感受語言的魅力,感受英雄人物的博大胸懷。二是組織學生參加社會文化活動,豐富學生的人文閱歷。組織學生遊覽當地的名勝古蹟,自然風光,讓他們在文化遺蹟和人文景觀中感受積累人文精神,激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對家鄉的熱愛,對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組織學生參加公益活動、手拉手獻愛心活動,開展與薄弱農村學校“結對子”幫扶活動等,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三是開展傳統美德教育。通過國旗下講話,晨會、主題班隊會,座談討論,蒐集整理資料,自辦小報等形式,重點對學生進行“仁、義、禮、智、信”的教育,讓學生感悟人生的真諦,繼承合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一個有素養的人。四是利用課餘時間和課前預備鈴時間,要求各年級各班組織學生積極背誦四書五經、古詩宋詞、名言佳句警句等,以此感受中華美文的語言魅力,啟迪學生的心靈,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五是布置課外閱讀,摘抄人文精神的素材。結合書香校園活動,引導高年級學生開展誦讀經典,要求每一位學生每學期至少讀1——2本名著,記讀書筆記,寫心得體會,開展“誦讀經典”演講比賽活動,讓學生感受中華五千年文明歷史,進行傳統美德教育,提高文化素養。

2、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一是要通過各種形式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要愛護和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特長,繼而發揮他的特長。在解決學生的問題時,要給學生一點時間和空間。要常用表揚加鼓勵的方法,善於發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用學生身上的優點,去主動彌補或者盡力地克服自身的弱點、缺點。二是班主任要靠自身的人格魅力來打動學生,班主任的形象是有力的鞭策,是無言的批評,是精神的力量。班主任要善於觀察、善於抓住教育契機,要利用班內的、身邊的可感人的事例教育學生。班主任要練成火眼金睛,洞察一切細小的變化,發掘學生的閃光點,使之發揚光大,發現錯誤的小苗頭,及時進行批評教育,使學生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三是要密切家校聯繫,和每一位學生家長友好相處,發揮家長的教育功能。徹底杜絕“門難進、話難說、臉難看”的不良現象,樹立利通一小教師的良好形象。

3、更加注重校園文化建設。一是繼續加大班級文化建設的力度。針對目前班級教室布置開學初檢查評比之後一成不變的現象,我們要實行動態管理,發揮學生的主管能動作用,黑板報要依據每月的教育主題適時更換,牆報內容要及時反映學生的成長軌跡,調動學生的學習工作積極性。同時,要積極推廣我校六(2)班在班級文化建設中積累的“桌面文化”經驗,為學生創造一個優美的學習環境。二是發揮校園文化建設的育人功能。針對目前學校張貼的名人像、警句格言等一勞永逸,學生對其熟視無睹,布置成了一種擺設等現象,各年級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通走一走、看一看、問一問、議一議、記一記、背一背等形式,讓學生理解其中的內涵,收到教育功效。三是結合季節特點,大力開展美化綠化淨化班級和校園活動。採取嚴格監督,適當處罰等措施,堅決制止校園亂扔現象;對各班的花卉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品種、質量和數量上要好於往年。同時,教育學生愛護學校的花草樹木,人為故意破壞者加倍處罰。

(三)在打造平安型校園上求創新

1、積極排除安全隱患。一是完善學校安全設施。對學校的報警設施、門窗、玻璃、欄桿、體育器材、消防器材等,進行認真的檢查,發現有鬆動、脫落、破裂進行及時修繕,消防器材過期要及時更換。並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安裝學校監控設備,提高技防能力。二是加強安全隱患排查。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學校教學樓,實驗室、圖書閱覽室、勞動教室等專用教室以及其他重點場所進行安全排查,認真、及時、準確、實事求是的填寫安全月報表,及時上報教育局學校工作科。

2、認真開展安全宣傳教育活動。一是充分利用學校的宣傳陣地,開展好教育活動。學校少先隊大隊委要利用學校的廣播,大力宣傳安全教育知識及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各班黑板報開闢專欄,宣傳防火、防震、防溺水、用電安全、交通安全、飲食衛生等方方面面的安全常識。學校繼續利用宣傳櫥窗、閉路電視系統等,組織觀看有關的專題片,集中對師生進行安全教育。二是發動全校中高年級學生,每人辦一份安全手抄報,挑選優秀作品,張貼在學校的走廊內,組織全校學生利用課餘時間觀看,進行自我教育。三是邀請學校法制副校長,結合學生實際和身邊活生生的案例,對全校學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