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德育工作小結

學校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為指導,深入落實《德育教育發展行動綱領》要求。以“教師論道”、“學生感恩”行動為活動主線,育人為根本,將全納教育理念滲透在各個教育環節和載體中,增強德育工作的實效性,推動學校德育特色的形成,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現總結如下:

一、認真貫徹落實德育工作精神,開拓學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以各級檔案精神為指導,緊密結合學校德育工作實踐,開拓學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為了適應新形式下教育改革和經濟時代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新挑戰,構築一個養成性德育、情感性德育相統一的德育新模式,以構建和諧校園為宗旨。在對學生打好基礎,培養能力,增強誠信意識、環境意識、責任意識,提高守法、守規自覺性的基礎上,注重培養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創新,使之成為可持續性發展的一代新人。

二、加強班主任培訓,提高班主任素質,最佳化德育過程

本學期進一步完善班主任培訓工作制度,規範班主任工作管理,堅持每月一次的班主任例會,通過例會上對前一段工作的總結反饋、對下一階段工作的布置安排,培養班主任的責任意識,並通過學習他人的先進經驗,不斷拓寬班主任工作的管理思路;每周一次的《班主任論壇》,在輕鬆的環境中交流熱點新聞、班級動態,為老師們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困惑,例如“你在班主任工作中最棘手的問題什麼,最讓自己滿意的工作方法是什麼?”的討論與互動活動。利用好學校的優質資源,讓優秀班主任、學科帶頭人進行指導。不僅規範了班主任工作行為,也不斷提高了班主任的理論素養。

班主任通過自學、集中培訓以及外出學習,提高了自身的德育水平,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在德育過程中注重投入更多的情感,更新德育觀念,一切從學生的全面發展出發,注重工作方法的創新,工作中善於思考,肯動腦筋,不斷改進班級管理或教育學生的新方法、新思路,使班級管理更具特色,德育工作更具實效性。

三、加強常規管理,注重“全納教育”的管理理念

1、通過班會、早會、升旗、板報,強化了德育功能。

本學期繼續完善班會制度,每一次班會對每一個學生都是一次自我教育的過程,學校進行了一次班會評比活動,絕大多數班級能認真準備、認真組織,通過評比,各個班都取得優異成績。

每周一次的升旗和朝會制度不斷規範,每一個升旗手都是嚴格把關,每一次國旗下講話都要精心準備,每一次朝會都能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學會做人,其次是讓學生樹立愛國意識、團隊精神意識、憂患意識、環保意識、抗挫折意識及理想意識等等。

充分利用班級板報這塊陣地,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堅持每月一次的板報檢查評比制度,及時檢查及時反饋。

2、開展“文明班”評比活動,並不斷完善其內容。

紮實開展爭創活動,堅持做好每天一公布、每周一小結的工作。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進一步完善了班級工作的考核,實施了學生綜合素質和“新三好”評價方案,全校形成了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四、開展形式多樣的“三禮”教育活動,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