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師德建設工作總結

鄧小平同志在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教師隊伍的建設,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點,重點中首要的是思想素質的提高,也就是師德建設。如何建設一支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政治思想覺悟高,師德優良,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精於教學,樂於奉獻,勤於育人的教師隊伍,是新形勢下學校必須要搞好的工作。按上級有關檔案精神,我校開展了“立高尚師德,樹教育新風”的活動,進行了一系列的工作,加強對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從制度上規範隊伍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制定製度的目的在於讓每一個教師都能夠按照同一個要求去約束自己的日常行為,讓整個隊伍都能夠圍繞著學校的中心工作去做,同心協力為學校的發展做好每一項工作。這幾年來,我校結合實際,建立健全、完善了一系列規章制度,規範要求,努力抓好師德建設關鍵的一環。這一系列規章制度包括:

1、《書院國小依法治校管理章程》。

2、《書院國小校務公開實施方案》。

3、《學校管理制度》之《教師篇》,包括教風(愛生、嚴謹、進取、表率)、教師的五種精神(①不計得失的犧牲精神②不甘落後的拼搏精神③愛生如子的園丁精神④認真執教的敬業精神⑤終身從教的獻身精神)、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要求、教師工作基本守則、各部門崗位職責、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備課制度、上課制度、作業批改制度、輔導制度、考核制度、聽課制度)教師工作綜合評價等。

二、從思想上武裝隊伍

思想是行動的指南。一支隊伍如果思想不統一,想的只是自己的事,幹事情只是為了生活,沒有為黨的教育事業奉獻之心,沒有事業心,那絕對不可能把工作搞好。為了提高教師隊伍的思想素質,多年來,我校加強對教師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並把這項工作納入學校工作計畫中。

(一)組織學習。利用每周一次的政治學習時間組織教師以集中學習和分散自學的形式開展學習活動。學習上級有關檔案,學習鄧小平理論和xx同志講話,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等,具體學習內容包括“xxxx”重要思想、全教會精神、師德教育材料、教師職業道德、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編寫的《素質教育觀念學習提要》、《三愛教育讀本》《教師八不準》等。在學習過程中,注重理論聯繫實際,做到“三個緊扣,五個結合”,即:緊扣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素質教育實際,緊扣學校的工作實際,緊扣師生的思想實際,把教育教學理論和全國德育工作會議精神與學習鄧小平理論結合起來,與學習貫徹第三次全教會精神結合起來,學習全教會精神與本校的實際相結合,學習“xxxx”重要思想與做好實際工作結合起來。通過不斷學習,教師的思想素質得到了較大的提高,工作責任心得到了增強,工作積極性得到了提高,工作觀念得到了更新。教師們都能做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二)談心溝通。學校是一個大家庭,每一個教師都是家庭成員。談心是人與人之間的潤滑劑。如何讓每一個成員都樂意按制度和教師職業道德的要求這尺子去做,很大程度靠談心這潤滑劑去完成。對於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出現不符合師德要求的事,我們都儘量採用談心溝通這方法,做過細思想工作,讓大家樂意接受,按師德要求去做好。如剛推出考勤制度徵詢意見時,有的老師覺得要求太高,學校管得太嚴。領導及時在教師會上講述清楚這樣做的出發點一是考慮師德建設的要求,二是考慮工作的需要,三是考慮學生的安全。當時大家都覺得有道理,但在執行過程中,有個別教師還是出現遲到或外出不報告的事情。事後,通過找有關人員談話,他們都認識了自己的不足,決心以後嚴格遵守紀律。

三、從評價上衡量師德

評價是行為的指針,它將正確衡量教師遵守師德規範的程度,也是約束教師要嚴格按師德要求去做的一種手段。結合學校的實際,制定了評價方案,並在每學期末對教師的日常行為進行評價,受到了良好的效果。這幾年,我校教師師德考核都在合格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