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開展扶貧活動的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前些天,我參加了廣東海洋大學陽山扶貧志願服務團的“關於開展扶貧活動”的調查活動,作為一個調查者,在調查問卷結果出來時,我覺得有必要寫個調查報告。下面先讓我介紹一下這次調查的基本情況。

我們的社會實踐調查內容包括:

一、被調查者的基本情況;二、關於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三、民眾對低保戶了解程度的調查;四、民眾對扶貧活動的意見調查。

活動意義:回響黨的號召,深入學習與了解黨的xx屆三中全會中關於要完善國家扶貧戰略和政策體系的相關要求,進一步加快偏遠落後地區脫貧致富進度,推動城鄉統籌發展,做好改變農村的落後面貌,縮小城鄉間地區差距,減少貧困,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集中力量,加快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進程,把我國扶貧開發事業推向一個新的階段的要求。同時回響省團委結合本省實際,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自力更生、開發扶貧”的方針,堅持“省負總責、縣抓落實、工作到村、扶貧到戶”的工作格局,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創新扶貧開發思路,以促進區域、城鄉協調發展,實現共同富裕和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的要求。在積極參與扶貧開發的活動中,引導大學生走出校門、深入基層、深入民眾、深入實際、開展教學實踐、專業實習、社會調查、生產勞動、志願服務、公益活動等,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努力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號召。進一步加強青年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培養新時期青年學生的服務意識,促進青年學生成長成才,引導大學生走出校園,觀察社會,關愛社會。

下面是關於調查結果的分析:本次調查是在湛江市和陽山縣城展開的調查,由於年長者大多不識字,所以被調查者多為50歲以下的城鎮居民。被調查者年齡在20歲以下占了35.65%,20-35歲占45.22%,15.65%的是35-50歲的。其中被調查的人城鎮的占70%。根據調查數據顯示,人們多數是通過電視和網路了解到留守兒童的問題,比例占據多達62%,在大多數人看來,父母外出打工落下孩子情況實屬家庭貧困,生活所迫。被落下的孩子由於缺乏父母的教育以及親情的缺失與空白,極大的影響了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孩子成長過程中生理和心理上出現一些扭曲的現象,大致可以表現為身體營養不足,身體健康受損,學習成績下降,厭學甚至輟學,性格孤僻,內心封閉,行為怪異等。在調查中,很多人認為政府方面在留守兒童的問題上不太重視,發揮的作用不大。民眾希望自己可以通過捐贈衣服、圖書、文具等方式為貧困的留守兒童提供幫助,讓他們健康成長。同時我們還在調查中發現:大多數被調查者對低保政策並不是十分了解,但有一定的認識,他們認為領取低保金是困難戶必要的經濟來源,它能夠稍微改善低保戶的生活,大家希望低保補助能夠更多的用於疾病治療和孩子的上學費用上。另外,陽山政府對於低保戶的關愛力度不夠大,沒有完全實行低保公示化,甚至出現了不符合低保戶條件但是領取了低保金的現象,希望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加大對低保戶的關注力度,嚴格執行低保制度,實行低保公示化,遏止亂領取低保金的惡劣現象,讓人民放心滿意,讓更多需要接受幫助的人得到政府的幫助。根據民眾對扶貧活動的意見調查的數據,扶貧開發不僅要幫助貧困地區發展經濟,擺脫貧困,同時也要幫助所有需要幫助的人。而且大部分人認為扶貧促開發,人人有責,大學生是社會的先鋒隊,更應該起到帶頭作用。大家十分支持政府的扶貧措施,但是政府投入的資金太少,扶持力度有待提高。希望政府能夠更加重視並且加大扶貧方面的力度,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讓大家有向脫貧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