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務工子女教育暑期社會調查活動總結

召喚野百合的春天——記蘇州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外來務工子女教育調查小分隊暑期社會實踐

~撰稿:新聞中心 夏宇

從xx年7月16日至xx年7月25日,這是一個永遠讓人無法忘記的盛夏。每一天,當朝陽升起,當朝露乾涸,我們背著筆記本電腦穿著粉色的隊服集隊在蘇州大學本部北大門處,整裝待發;每一天,當正午的陽光炙烤著滾燙的大地,當滿頭的汗水蜿蜒流下,我們疲累的拎著電腦離開社區,等待在公車站;每一天,當孤月高懸,當夜露凝結,我們微笑著揮揮手離開會議室,結束一天的討論,開始第二天的準備。

每一天,都是一個開始,都是一段忙碌的行程。

xx年7月16日至17日主要是先期準備。在兩天的討論中,實踐的具體流程漸漸出爐,從人員安排到每天具體日程安排都幾乎先期確定了下來。為了確保方案的可實施性,實踐的主要負責人還兩次奔赴實踐的主要活動地點聯青社區和長島社區進行踩點,並多次與社區居委會進行聯繫,與社區的村長與主任面談活動細節,爭取獲得最多的便利。最終確定下來以聯青社區作為活動的主要據點,並在7月20日參與長島社區的社區活動進行調查。

7月17日晚召開了一場所有實踐隊員參與的會議,會議確定了各小組人員安排,並明確了以下幾天活動的日程安排,由蘇州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新聞中心帶隊的“召喚野百合的春天”外來務工子女教育調查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戶外活動正式開始!

從7月18日至7月23日,主要是在聯青社區的實踐活動。活動的主要內容包括對家長及小孩的教育問捲走訪調查、培訓班、安全知識普及教育講座、安全問卷調查、書籍文具用品捐贈等。

走訪可謂本次實踐活動的重中之重了,每個參與調查的隊員都感慨頗多。最開始的調查走訪主要是針對家長的,從消除家長們的戒備心到後面與家長們真心相對聊一些比較深入的問題,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比較艱難的過程。當太陽緩緩炙烤大地的時候我們挨家挨戶的走訪,在質疑的眼神中解釋我們活動的目的,用自己的汗水與耐心換回一份最真實的資料。幾天活動下來,卻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不知覺中,即使最嬌弱的女孩也被改變。也許是忽然間發現,相對於他們,我們已經幸福太多。

由於培訓班的順利進行,對小孩子的採訪相對簡單許多,除了問卷上面的已定問題我們又諮詢了許多其他相關信息,在調查中,心一點一點被憐愛填滿。他們都是很可愛的孩子,可是卻有許多孩子因為家庭的原因過早的早熟,承擔了一份本不應該他們承擔的責任,失去了本屬於他們的童年與快樂。

培訓班主要教程包括簡單電腦操作、繪畫練習以及英語趣味教學。

電腦操作包括word、excel、ppt的簡單操作和打字練習。前幾天孩子們一直是在隊員們的指導下進行練習,打開word,打字,變換字型,變換顏色,居中,換行……每個人都認真而嚴肅,電腦室里一片緊張而祥和的氣氛。隊員們也都十分認真,耐心的講解著操作的簡單要求,甚至手把手的教著他們,仿佛他們都是自己的弟弟妹妹一般。

最後一天時電腦室舉行了一場小型的操作比賽,就這幾天的教學進行了一個成果展示。比賽時,安靜是電腦室里最大的特徵了,每台電腦前都坐了一個或兩個孩子,表情都很嚴肅。當隊員們發下比賽的試卷時,幾乎每個孩子都立刻打開word開始操作,有苦苦思索的,有胸有成竹的,有微微一笑的,也有愁眉苦臉的,但每個孩子的臉上都流露出一種嚮往與認真。比賽愈烈,氣氛愈緊張,當比賽結束後,大家都長長地噓了一口氣。最終,13歲的匡勇獲得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