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辦事處關於維護社會穩定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

五是由於受經濟利益的驅使,個別企業,尤其是規模較小的個體私營企業,還存在重生產,輕安全的意識,雖然也配備了安全人員,制度也上了牆,但是,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不能真正實現安全管理。

六是隨著城鎮化的進程,舊村改造也像雨後春筍一樣顯出勃勃生機,一部分村(居),也確實得到了實惠,象我辦的宣家村,幾乎是整體改造,而且是開發商與村(居)民互惠互利的成功典範,但是,有些村(居)缺少房地產開發知識,在與外商聯合開發項目時,自身利益難以保障,大部分利益由開發商所得,甚至個別村居在契約簽定上,缺乏專業知識,掉進開發商設下的陷阱,讓村居集體和民眾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引起群體性事件。加之最近開發建設項目逐年增多,個別開發商剋扣、截留農民工工資,導致群體性事件發生。

三、採取的措施

(一)加強村(居)組織建設,完善綜治配套組織

實踐證明,一個強有力的基層黨組織,對農村穩定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要繼續發揚黨內民主,擴大民眾參與,深入實踐和推進村(居)黨組織班子的“直選”工作,夯實黨組織的民眾基礎,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建立健全村(居)治保會、村(居)調委會等基層綜治機構建設,選好配強治保會主任、調委會主任,充實人員力量堅強業務培訓,提高綜治工作水平,充分利用他們的地緣、人員優勢,發揮他們在維護基層農村穩定工作中的主力軍作用。要組建治安義務巡邏隊,充分挖掘民力資源,利用廣大民眾參與治安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組織志願者隊伍,結合各地實際,開展重點部位、重點地段、重點時段的治安巡邏。要發揮派出所、社區保全隊,作為治安巡邏的主力軍作用,做好本轄區範圍內的治安防範工作。同時,完善健全轄區群防群治網路。

(二)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完善村民自治組織

通過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程和學習型家庭、學習型社會創建活動不斷提高農民整體素質。深入開展文明示範戶、衛生街道辦事處關於維護社會穩定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是一篇關於調研報告,街道社區,社會穩定,調研報告的文章,由大全編輯收集整理,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對全文複製造成的著作權問題,本站概不負責!如果本站沒有您要的文章,我們免費幫您找,請留言求助

示範戶評選,廣泛開展民眾性文化活動,推動村級文化活動中心建設,用先進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占領村(居),推動轄區社會各項事業健康發展。加強學校教育,注意對青少年的教育保護,預防違法犯罪。切實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力。加快政治體制改革,切實保障人民民眾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權力。完善村(居)組織內部的監督制約機制,提高決策水平,深入實施村(居)務公開工作,提高村(居)務的透明度,保障村(居)民的自治權力和民主權力。

(三)加強法治宣傳,完善普法教育體系

針對轄區民眾的特點,以普法為先導,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動,在普法的內容、形式、組織領導等方面都要有創新。首先在普法的內容上,著眼提高廣大民眾的民主意識和法制觀念,圍繞農業、農村、企業中心工作,開展有針對性的普法教育活動。著重抓好五大類法律知識的普及教育;一類是民主政治類的法律知識,二是維護穩定類的法律知識,三是民事經濟類的法律知識,四類是基本國策的法律知識,五是生產類的法律知識。通過這些與轄區工作、農(工)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提高轄區民眾的法律知識水平,增強民眾的法制意識和觀念。其次,在普法的形式上,對村(居)幹部和普通村(居)民分別採取不同的方式進行。對村(居)幹部和村(居)民代表可以採取組織集中學習培訓的方式進行,對普通村(居)民則可由村幹部帶動學法,向村民宣講法律知識,並利用有線電視、遠程教育、廣播、宣傳欄、圖片展覽、印發法制宣傳資料,舉行文藝演出等多種方式,開展經常性、形象化的法制宣傳教育,寓教於樂,使普法教育滲透到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去。最後,在普法的組織領導方面,農村基層組織應落實相關的普法教育保障措施,如建立村幹部定期學法制度、普法考試制度,落實一個固定的普法教育場所,建立一個固定宣傳欄,每年要有一定的普法經費等,從而推定普法教育活動正常有序開展。加強村規民約的建立和完善,從源頭上加強對不穩定因素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