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調研報告

(六)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夠配套。相關法律法規的實施細則尚未出台,處罰條款不明確,不法分子或缺乏誠信的生產者、經營者有可乘之機,使執法缺乏應有的嚴肅性。食品無照經營整治仍是專項整治工作的難點,特別是流動攤點,缺乏固定的經營場所,沒有衛生許可證,相關法律的交叉問題如何解決值得研究。

三、建議意見

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既是一項事關社會和諧穩定的“民生工程”,又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重大任務。建議政府及監管部門要本著對人民民眾負責、切實維護人民民眾健康安全的宗旨,針對當前我市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重點和薄弱環節,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快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長效機制建設。

(一)進一步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黨的xx大報告強調,要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這就要求我們著力轉變發展觀念,大力提高包括產品質量和食品藥品安全水平的發展質量。要深刻認識到,加強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就是維護人民民眾利益,維護國家形象;容忍假冒偽劣,就是容忍對人民利益的侵犯和對國家形象的損害。各級各部門能不能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是不是具有強烈的質量安全意識,是建立長效機制的首要因素。

(二)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培養生產經營者、消費者的良好習慣。要與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教育結合起來,加強生產經營者的社會責任感教育,加強依法經營、誠實守信的教育。充分發揮行業協會、消費者協會等中介組織的作用,大力普及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知識,提高消費者的識假辨假能力和維權意識,努力形成不生產、不銷售、不購買、不使用假冒偽劣商品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