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一體化發展情況調查匯報

二、工作目標與構想

按照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發展目標要求,結合中山建設“三個適宜”新型城市的戰略任務,我區計畫到2024年,農村經濟體制更加健全,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基本建立;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農民民主權利得到切實保障;現代農業建設取得顯著進展,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高,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萬元,服務業增加值比顯著增長,農民人均收入力爭達到1.5萬元,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差距逐步縮小,平均期望壽命達79歲以上,城鄉公共基礎設施規劃建設一盤棋基本實現,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體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機制基本建立,城鄉一體化社會管理體制基本建立,農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落實,農村人人享有接收良好教育的機會,城鎮化率達到88%以上。到2024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13.5萬元,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60%,農民人均純收入力爭達到3萬元,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明顯縮小,平均期望壽命達到80歲以上,城鄉差別基本消除,公共基礎設施一體化,城鄉社會保障同一化,基本公共服務同質化,城鄉社會管理同系化,城鎮化率達到90%以上。

構建和諧社會,促進城鄉一體化,是我區現代化進程中的一項重大歷史任務。為了如期實現以上的工作目標,我區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計畫

(一)以社區一級統一核算為契機,積極探索城鄉一體化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的新機制,科學統籌城鄉空間布局,維護規劃的權威性;提高規劃制定的公開性、透明性和民眾參與度,推進規劃編制和實施的法制化進程。大力推進城鎮化建設,在舊城改造的同時新城區建設同步進行。

(二)加快城鄉統籌,促進和諧發展。目前,我區農村雖然有較快的發展,但是城鄉發展的差距和矛盾依然存在,要始終把發展農村生產力、建立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農村經濟發展。統籌城鄉發展,財政支出、固定資產投資和信貸投入都要切實向農村傾斜,取消對農民進城就業的各種限制,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就業制度。要抓好統籌規劃、城鄉市場的統籌發展、城鄉基礎設施的統籌建設、城鄉教育、衛生、社會事業的統籌發展和城鄉社保制度的統籌,讓農村和農民真正分享城市化、工業化的建設成果。

(三)繼續加大農村的投入力度,強化政府服務功能。統籌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動社會公眾資源向農村傾斜、公共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城市文明向農村輻射。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不斷加大對農村教育、衛生、交通、電力、通訊、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的投入力度,不斷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城鄉基礎設施的共享度,解決農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嚴重滯後的瓶頸制約。通過加大農村公共產品的支持力度,讓公共服務更多地深入農村、惠及農民,彌合各項公共事業方面的城鄉差距。

(四)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建立農民收入持續增長機制。實踐證明,農業產業化是促進農民增收的根本途徑。因此在積極抓好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安全的同時,繼續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綠色農業和生態農業,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緊緊抓住國家加大農業產業化投入的機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發展成長性好、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加快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引導農民主動融入大市場。通過選擇優勢項目,制定優惠政策,營造寬鬆的發展環境,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提高農業附加值。此外,要積極組織外出務工農民的實用技術培訓,提高農民就業能力和就業率。同時積極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鎮住房、就業、醫療、教育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為進城農民提供公平的就業和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