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期公務員思想變化調查報告

公務員是執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代表黨和政府形象的重要角色,也是黨和政府聯繫人民的重要橋樑。其思想狀況、行為狀況直接影響黨的政策實施效果,直接影響人民民眾對黨政部門的評價。因此,通過科學的調查研究,掌握公務員的思想變化,尋找特點和規律,提出相應改進措施,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的資助下,我們採用自行編制的《公務員思想狀況調查問卷》對秦皇島市十幾個單位的公務員進行了問卷調查和座談。其中發放問卷300份,回收有效問卷257份,有效回收率為85.67%,座談、訪談不同部門公務員236人。本文根據調查情況,結合訪談結果和文獻材料,對當前公務員的思想特點進行初步分析,供黨政領導和有關部門參考。

一、公務員的基本思想特徵

1、政治思想嚴謹但有些僵化;工作作風紮實但有些惰化。

黨政機關的工作環境培養了公務員嚴謹的政治思想,在重大事件面前、在社會敏感時期他們表現出了與黨和政府的高度一致,主動關注、了解、領會黨的方針政策信息,非常關注和較關注的占79.1%,很少關注和不關注的僅占20.9%。河北省委踐行科學發展觀,在全省開展“幹部作風建設年”活動。調查數據顯示:96.88%的公務員認為“幹部作風建設年”活動非常具有時代意義,教育成效顯著,尤其是在提升幹部的工作態度、工作效率、廉潔自律三個方面產生了立竿見影的效果。86.36%的幹部認為“幹部作風建設年”活動應該常抓不懈,今後改進的方向應集中在加大宣傳力度、狠抓措施落實、重點解決實際問題三個方面。95.72%的公務員支持目前正在開展的消減行政審批事項的做法,認為此項舉措提高了審批效率,提升了政府形象,改善了投資環境,方便了廣大百姓,19.36%的公務員認為消減行政審批事項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應進一步規範化,以避免出現大的審批紕漏。但也有33.02%的公務員認為自身晉升無望,力求工作不出大的錯誤,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因循守矩,貪圖享樂的思想也較為嚴重,其在工作作風方面的典型表現就是做事畏難情緒嚴重,畏首畏尾,光說不練、或者避重就輕或者推一推,動一動,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不強。43.89%的公務員對“幹部作風建設年”活動的長期性和落實效果心存疑慮,加強幹部作風建設的長期性和實效性成為幹部教育培養的關鍵問題之一。

2、創新意識增強但改革勁頭略顯不足;服務意識增強但對上對下服務態度差異較大。

86%的公務員認為中央大力倡導創新,並通過改革為公務員創造了有利於創新的種種環境和條件。公務員創新意識的增強主要表現在發現問題、認識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明顯提升,具體的表現是各部門各領域不斷湧現實實在在、切實可行的新思路、新構想、新舉措、新方案,這對推動黨委政府部門的各項工作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但仍有部分公務員思想不夠解放,不能打破條條框框的束縛,創造性的做好各項工作,願意守攤子,保位子,怕碰釘子,怕擔責任。上級反覆強調、多次部署的工作,遲遲沒有進展、見不到明顯成效。如調整經濟結構、節能減排和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農村新民居建設等,基礎條件相當的地方,工作進展差距很大,充分顯露了領導幹部改革的勁頭和決心的大小。

幹部作風建設活動推動公務員總體服務意識明顯增強,但突出的問題是對上對下的態度差異明顯,官僚作風依然較重,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狀況依然存在。在訪談中部分公務員對此作了深入的剖析:一是考核機制不夠完善,能上不能下,乾好乾壞一個樣;二是政府組織結構存在不合理現象,比如某些職能機構的缺失,某部門工作重複,多頭領導,對工作的權利和責任劃分不明確等等,導致公務員角色模糊,責任不明,相互推諉,效率低下;三是部分崗位工作單調、枯燥、重複,缺少創造性和挑戰性,個人的才能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個人成就感缺失,工作熱情下降,責任意識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