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產業發展情況調查報告

(四)信息技術擴大套用不斷深入

規模以上企業信息化改造進展順利。截止到XX年底,全市規模以上傳統企業80%以上經過不同程度信息化改造,投入信息化改造資金超過了9億元,主要用於提升企業的生產、管理、銷售等環節的信息化水平,投入產出比平均在1∶5以上。通過信息化改造,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增強了技術創新和研發能力,強化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經濟社會效益明顯,企業實施信息化改造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大增強。

農業和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穩步健康發展。通過市場化運作,截止目前,已建設涉農信息服務站70餘個,購置終端計算機近千台,投入資金近XX萬元。今年上半年網通公司投資600餘萬元,為全市300餘家中小企業建立了網站或網頁。網通公司累計投資已達1600萬元,主要提供包括網站或網頁製作、企業內部區域網路搭建、監控設備安裝等服務,已惠及中小企業700多家。

服務業信息技術套用後發優勢明顯。信息技術現已普及到旅遊、銷售、住宿、金融、保險、物流、房地產等行業,為業者帶來諸如市場信息、資源整合、數據分析、財務管理、庫存管理、安全管理等諸多便利。其中昌潤大酒店的信息化套用項目——樓宇自動控制系統,獲得了省內專家的一致好評,被信息產業廳立項並予以資金支持,現已施工完畢並投入使用。

(五)社會公共服務領域信息化穩步推進

在政府管理和社會公共服務方面,信息化套用系統已覆蓋全市財政、工商、稅收、公安、社保、教育、金融等20多個領域,12個行業的“金字”工程全面啟動;完成空間地理信息平台的搭建,空間地理信息資源資料庫初步建立;各行業銀行的金融網路實現了同城或全省的通存通兌以及不同區域的資金結算,電子化網點覆蓋率達90%以上;電力系統已建設了供電公司行銷mis(管理信息系統)。“金盾工程”進展順利,市財政每年投入600萬元用於“金盾工程”項目建設,今年上半年完成“110、119、122”報警三台合一,大大提高了多警種快速反應、協同作戰的能力。

(六)信息市場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大

一是加強了信息化項目建設的統籌協調力度;二是加強了政策規章體系建設;三是加強了信息化培訓機構管理工作,對全市信息化培訓機構進行了評審、登記和備案;四是加強了對網際網路的管理,及時有效地監控了影響我市穩定和形象的有害信息。

三、當前信息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對策措施

當前,全市信息產業發展的總體勢頭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信息資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乏力。全市在網路資源和信息資源上,存在“條塊分割,信息孤島”等弊端,與集約、高效的信息化距離較大。二是信息技術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核心競爭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在原始創新、集成創新、消化吸收引進再創新及體制創新等方面存在不足。三是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應進一步加大力度。四是縣(市、區)之間、不同領域之間信息化發展不平衡。五是信息資源市場監管需要進一步完善。

為了推進“1142”(即力推“數字聊城”建設;夯實電子政務建設套用,提高信息化服務能力;抓好信息化帶動文化旅遊業,信息化帶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信息化帶動服務業,信息化帶動傳統工業最佳化升級;強化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和信息基礎設施保障體系建設)信息化發展戰略,促進全市信息產業又好又快發展,提出以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