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衛生環境調查報告

內容提要:為了解居住地攸縣近幾年來在創建“省級衛生縣城”做出的努力與成果,加強對所在地的衛生環境的認識以及儘自己的力量為攸縣衛生環境的改善與發展提出自己的意見,而做此調查報告

關鍵字:衛生 環境

“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十八大報告中提出,以及北京大部地區的霧霾天氣與局地空氣品質重度污染再次引起了人們對環境的關注,讓人們感覺到衛生環境的重要性。為了解居住地攸縣近幾年來在為創建“省級衛生縣城”做出的努力與成果,加強對所在地的衛生環境的認識以及儘自己的力量為攸縣衛生環境的改善與發展提出自己的意見,而做此調查報告。我於xx年1月23號到2月15號通過到大市場內的農貿市場,水果批發地等地方進行實地訪問調查以及到聯星社區查看相關資料等地,了解到攸縣近年來創衛的相關的政策與方針。

1.縣政府高度重視,一是健全組織機構。在xx年縣政府成立了縣委書記任政委、縣長任組長的三創四化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相關單位抽調了12人,分設綜合組、城區指導督查組和鄉鎮指導督查組3個組,具體負責創建工作的日常指導、組織、督查和協調。各鄉鎮、各部門單位也相應成立了三創四化領導機構,明確了一名副職專門負責,做到各項創建工作有計畫、有部暑、有落實,形成了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套班子合力抓、職能部門協力抓的良好局面。二是加強考核督查。縣與鄉鎮和部門單位,鄉鎮與社區和鎮區所在村簽訂了三創四化目標責任書,制定了鄉鎮、部門單位和城關各社區工作考核方案,嚴格實行目標責任考核,對部門單位實行月督查、季考核、年總評,考核結果納入政績考核範疇;對鄉鎮和城關各社區實行每月兩次抽查,每季一考核、一講評、一通報、一獎懲、一兌現,並出台了相應的獎勵辦法,且政府安排1000萬用於三創四化中對鄉鎮、社區的工作經費和獎勵。

2.完善基礎設備。政府兩年投入10多億元,安排城建重點工程60項。啟動東城新區迎賓大道、攸水大橋建設,基本建成內環路,完善了園區道路,加快了以桐壩電站、城南防洪堤、同樂湖為重點的城南片區開發,“一城四區”城市格局逐步拉開。望岳路、商業東路、大巷西路、交西中路、珍珠巷路、106城南段等老城區街道相繼改造提質,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城區燃氣等公用設施全面投入使用,洣江風光帶、靈龜峰廣場、文化廣場等休閒設施陸續向市民開放。“剛改油”城區主幹道路面50萬平方米,提質改造了湘東大市場、115條小街小巷和攸州農貿市場、譚橋蔬菜批發市場,改建下水道58.6公里、自來水管網78公里,建成公廁44座、垃圾中轉站9座,新增路燈2560盞,建成廉租房10萬餘平方米,啟動棚戶區改造4.5萬平方米。文化園、規劃展示館、電力調度大樓、家居城等項目快推進。

3.加強對城鎮衛生的日常管理,加大對小街小巷、城鄉結合部、居民小區、集貿市場的整治力度,徹底消滅衛生死角。在除四害的工程中按每萬人0.5萬元進行撥款。有關部門對選出的鼠乾進行專門的培訓與現場指導,並且建立滅鼠毒餌站與“除四害”工作網路人員花名冊以及對其工作進行監督。並開展春秋兩季突擊滅鼠和常年滅鼠活動,使老鼠密度達到國家最低標準。建立垃圾中轉站,提高垃圾的車載效率,杜絕了二次污染,減少了蚊蠅的滋生。提高了大市場的衛生環境的質量,減少了清潔工人的負擔。而且居民家中的蚊子和蟑螂的數量大量的減少。同時政府為方便在湘東大市場過路的行人,減輕環衛工人掃地的負擔而買了大量的可移動垃圾桶擺放在大市場的各個地方。如在農貿市場裡面還存在6個運動垃圾桶發於容易產生大量垃圾的的地方。並且每次有專門的環衛工人清掃垃圾,改變了大市場原來髒亂差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