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對橋沖學生心理壓力狀況的調查報告

近年來,總是從報刊雜誌、電視網路中看到或者聽到一些有關中學生的負面新聞:離家出走、精神失常、自殺自殘甚至殺人行兇,那么是什麼原因致使今天的中學生走上這樣的道路呢?與以前的學生相比,他們有著豐裕的生活條件和良好的學習環境,他們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其實,由於時代的進步和環境的影響,一些學生的課業負擔太重,心理壓力很大,這不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也容易產生其他方面的問題。那么,中學生的心理壓力狀況如何?他們又是如何調適的?網路資訊時代是否又給他們帶來新的壓力?就以上問題,對吳中區胥口中學初二7個班級350名學生進行了隨機抽樣調查,並在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形成本篇報告。

一、調查對象:橋沖中學初二年級學生

二、調查方式及調查步驟

調查方式:隨機問卷

調查步驟:

1、  向全體初二學生髮放《當代中學生心理壓力狀況調查表》;

2、  根據調查的情況仔細分析,找出造成當代中學生心理壓力的主要原因;

3、  通過和一些典型的學生的交流,幫助他們分析心理壓力的症因所在,進行疏通,引導他們走出心理壓力過大的困惑。

三、調查內容與結果分析

(一)、中學生心理壓力的基本狀況

1、86%的學生認為自己有心理壓力,8%的學生認為自己沒有心理壓力,6%的學生不確定。事實上,有心理壓力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學生多用好煩、太沉重、好辛苦、非常鬱悶等字眼來形容心理壓力,這表明學生的心理壓力已經超負荷了。

2、學生心理壓力主要來自學習、人際關係及環境方面。

首先,學習方面造成的心理壓力的主要因素是:考試;成績排名;學習方法。

(1)當談到考試時,67%的學生的反應是:緊張、害怕、厭煩、討厭、想逃避等消極情緒,17%的學生認為無所謂、平常心。考試時適當的緊張是有益和正常的生理反應,但過於緊張或害怕等情緒容易形成沉重的心理壓力,不利於在考試中發揮正常的水平,樹立自信心。

(2)考試結束後,70%的學生認為最關心的是成績,65%的學生認為最不想知道的是成績排名。成績是學習效果的反映,學生對於成績的關心和獲得高分的願望自然十分強烈,卻畏懼成績排名。成績排名於成績優秀的學生固然是激勵與肯定,同時也造成巨大的心理負擔,他們必須始終保持領先地位,否則,被師長視為不正常;而成績排名於基礎差的學生更多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被擊敗,受老師冷落同學歧視家長責備,背上沉重心理負擔,甚至自暴自棄。可見,成績排名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是沉重的心理壓力。

(3)是否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也是造成心理壓力的重要因素。沒有適合自己的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生感到苦惱、無助,帶來心理壓力。

其次,人際關係方面造成心理壓力的主要因素是:緊張的親子關係和同伴關係。

(1)父母對孩子的期望目標過高與孩子的實際差距太大;父母平時對孩子過問很少,一旦出問題卻沉不住氣,採取簡單粗暴或放任自流方法對待;父母不願傾聽孩子的訴說,而以家長權威壓服孩子;父母愛將孩子與他人比較……41%的學生認為這些容易造成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矛盾,繼而帶來心理壓力,59%的學生則認為與父母的關係是和諧的。

(2)難以處理好同學關係也會給中學生帶來心理壓力。中學生內心有強烈的交友需要,30%的學生表示不知如何處理同學之間的矛盾、摩擦,或忌妒、歧視,或誤解、猜疑等,為此深感煩惱。

(3)相對而言,82%的學生認為師生關係較為和諧,而老師的批評、老師不公平對待、評價不當或對學生不夠理解、不夠真誠則容易在師生關係上造成學生心理壓力。

再次,環境方面造成心理壓力的主要因素是:家庭環境;學校的規章制度

(1)父母離異或突然死亡,父母經常爭吵,父母性格不良,經濟困難等家庭變化和不良環境會給學生帶來心理壓力。

(2)學生是基本認同並能認真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41%的學生則對如校服里的衣物穿著、髮飾等儀表方面的規定持有異議,在行為中形成個性的張揚與學校制度的衝突,造成心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