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群防群治工作調查報告

當前,我國正處於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的特殊歷史時期,社會治安紛繁複雜,面臨很大壓力。要解決社會治安問題,必須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的方針,積極探索和完善在新形勢下符合治安工作客觀規律的長效防範機制。而“群防群治”作為治安管理社會化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具體體現,是建設平安轄區、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工程,也是新形勢下實現社會

治安根本好轉的有效途徑。

一、近年來群防群治工作的成效與經驗

一是各級黨委政府對群防群治越來越重視,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黨的xx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去年黨中央又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因此社會治安穩定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當前各級黨委政府和公安機關都在全力開展平安創建活動,各級黨委政府對治安工作越來越重視,從人力、財力、物力上對這項工作予以了大力支持。二是以治保會為主體的群防群治隊伍不斷發展壯大,戰鬥力進一步提高。

近年來群防群治工作的基本經驗有以下幾條:一是堅持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持是做好群防工作的組織基礎。黨委、政府強有力的領導是做好群防群治工作的重要保證。從群防群治工作做得好的地區看,黨委、政府在推動群防群治組織建設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二是民眾的理解和積極參與是做好群防工作的社會基礎。群防群治工作紮實的地方警民關係都十分密切,民眾參與治安防範的積極性得到激發,加強群防群治組織建設的有利條件明顯增多,民眾對治安工作的滿意率也達到較高水平。

二、當前群防群治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思想認識存在偏差。主要是少數地方黨委政府和公安機關領導對群防群治工作重視不夠,工作措施不到位。有的地方治保會、調委會形同虛設,沒有真正發揮作用。相當一部分基層民警認為嚴打才能出成效,才有震懾力,群防群治工作長期處於無人抓、無人引導、無人組織的狀態。一些民警在開展群防群治工作中創新不夠、辦法不多,感覺無從下手。

二是管理體制不規範。對群防群治隊伍多頭管理、管理與保障脫節、業務指導與管理脫節的現象大量存在。保全隊伍的管理主體就有綜治委、公安、鄉鎮(街道)政府、保全物業公司、企事業單位等單位和部門。一些物業公司和企事業單位自建保全組織,各自為政,基層公安機關不能有效地介入管理和指導。

三是經費保障不穩定。經費投入與保障不足問題在各地都不同程度存在,有的甚至難以保障工作正常運轉,造成群防群治隊伍凝聚力、戰鬥力不強,人心不穩。由於經費短缺,群防群治人員的醫療保險等得不到應有的保障,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工作積極性。

四是專職防範力量發展不平衡、素質參差不齊。經濟發展相對較弱的鄉鎮,群防群治組織特別是農村治保組織不斷萎縮弱化,有的治保會只有治保主任一個“光桿司令”。很多地方治保主任兼職過多,工作效果差。不少群防群治人員年齡老化,身體條件差,缺乏專業知識。群防群治人員培訓沒有列入計畫,其素質無法得到有效提高。

五是部分民眾參與意識不強。不少民眾參與群防群治工作的熱情不高、意識不強,不敢主動與身邊的違法犯罪人員作鬥爭,不願為公安機關的打擊防範提供線索有的民眾甚至認為“社會治安與我無關”。

三、新形勢下加強群防群治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依靠黨委政府,強化對群防群治工作的組織領導。一是要明確組織體系。將群防群治工作納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制定詳細的發展規劃,定期研究解決群防群治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切實加強各級基層綜治組織、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治安防範力量建設。將必要的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在物力、財力上給予支持。二是嚴格責任機制。建立健全基層防範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通過層層簽訂責任狀,確保群防群治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把群防群治工作開展情況同各地、各部門的目標任務掛鈎,逐項進行考評,獎優罰劣。同時,確立公安機關在群防群治工作中的監督、指導地位,真正形成“政府牽頭、公安監管、單位自律、人人參與”的良好工作格局。三是落實保障措施。由黨委、政府研究出台相關政策,進一步明確群防群治組織體系及財力投入標準,明確村治保主任進入“兩委”班子,同時對積極參與群防群治工作的治安積極分子,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