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暑假關於臨潼區境內古渠道的調查報告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而農業又是社會穩定和發展的根本所在。這一點在古代農耕社會體現的尤為明顯。臨潼地處自古有“天府”之稱的關中平原。為周秦漢唐的京邑重地,這片神奇的土地是怎樣孕育出如此繁盛燦爛的的文化的,又如何養活了京邑的百萬之眾的。這引起了我對家鄉古代農業水利的好奇心,故在XX年暑期對臨潼境內的水利工程進行了走訪調查。現就將調查結果按時間先後做以簡單敘述。

秦鄭國渠:此渠由韓國人鄭國主持修築,鄭國渠全長300餘里,延荊原由三原境東入臨潼,繞段原而北至太上皇陵東橫絕石川河,並納其水東出臨潼。經富平至蒲城南東入洛水。從此“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率並諸侯。”但由於年代久遠,鄭國渠早已不見了蹤影。我們也只能從文獻及渭北民間傳說中得到關於他的隻言片語。

漢白渠:漢武帝文鼎元年左內史兒寬,依靠人民力量,在鄭國渠上流南岸開鑿了六條輔渠名六輔渠。前95年趙白公又在鄭國渠上穿渠,引涇河之水西起涇陽穀口尾入櫟陽(今武屯鎮)全長200餘里,灌田4500餘頃。白渠在臨潼境內主要灌溉了渭北的大片土地,白渠分為三支,為北(上)白渠,中白渠,南(下)白渠,上中白渠的灌溉基本上使雨金,櫟陽,徐揚,新市,交口,武屯,北屯的土地都得到了灌溉。白渠自漢至清使用了1800多年今天的引涇工程大體還是延白渠故道挖鑿。

漢漕渠:漕渠不僅是漢代關中第一大運河,又是一條大的農業灌溉渠。始建於漢武帝元光六年,漢武帝採納了鄭的建議,令齊人水工徐伯,率數萬人傳漕渠,三年渠成,漕運大為方便,而漕渠旁之農田又得到了灌溉。漕渠全長300餘里,漕渠西入臨潼,經斜口,縣城南東北向沿原下經新丰南,零口北穿零河至渭南,但漕渠廢棄已久,無從尋找。

明清小渠:在渭河北有洪沙渠,中南渠,折波渠,昌連渠,高望渠,偶南渠,清渠,石川河渠,總計八渠。現已全部廢棄。當地老者有人能隱約記得並說出其流經的區域。在我們渭河南岸也有七條渠道分別為,韓峪河渠,經朱家,油王,灌溉三百畝。水準河渠,經安趙,西庵,灌溉二百畝。溫泉渠,經東西兩窯,姜寨,灌溉八百餘畝。陰盤河渠,經房家,灌溉四百畝。新豐河渠,經李家,灌溉四百畝。戲河渠,經嘴頭,陳家,灌溉六千八百餘畝。零河渠,流經龍家溝,灌溉五百畝。渭河南岸諸渠都是以渭河南岸支流為主幹,為南岸人民造福不少,這些渠很多一直沿用到新中國成立,聽當地民眾說改革開放後,由於機井的不斷增加各渠逐漸被廢棄,但仍有一小部分河渠沿用至今,為沿岸人民帶來福音。像現在位於新豐鎮西二三百米的渠仍為人們灌溉提供水源。代王鎮戲河溝中戲河渠仍為當地的蓮菜池提供水源。

解放後本縣水利工程建設發展較快,不但恢復了就有的水利設施,截至1980年底共修引水工程5處,蓄水工程28處,千畝以上抽水站51處,這些水利工程為臨潼增加灌溉面積30餘萬畝。

為什麼要專訪調查古渠道及解放後的一系列的水利工程呢?當然基於很多原因,第一在物質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在科技突飛猛進的現代,人們似乎將農業淡化,水利淡化,很多小型水利工程廢棄,農村灌溉多抽取地下水灌溉。第二近年來氣候變化異常,尤其去冬今春西南大旱,最近又是全國性大規模的洪澇災害頻發。使我認識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旱則調水灌溉,澇則蓄水防洪。水利工程應建立起長久機制,應當千秋偉業去做,應奔著“利於當代,功於千秋萬世”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掌控水利,減少災害,更有效的利用大自然給我們有利資源。使我們神州大地復興騰飛,成為東方之泱泱大國,屹立於世界東方,永放光輝。